【01观点】书展沦散货场 难望出产本土《权力游戏》?
《权力游戏》第七季于本周一(17日)播出第一集,颇获关注。事实上,早在该剧首季于2011年出炉时,已是好评如潮。究剧集的成功之道,除了在于迫真的特技,也在其有完整的小说文本支撑剧情。另一边厢,香港书展在上周展开,却沦为散货场。可以说,书展能反映一地的文化素养,不重视书本、文化匮乏的城市,自然难望可以出产像《权力游戏》般的“神剧”。
没有书本 哪有神剧?
在此不是说“神剧”必须依靠原著,然而,不容否认的是,若然社会文风兴盛,必然有益于影视业发展。就像《权力游戏》能够获得成功、未有像其他美剧般“烂尾”,不多不少是因为剧集原著本身已是佳作,其结构完整、情节环环相扣,只要剧组取其精髓、以不同拍摄、剪接技巧踵其事增其华,就可以拍出史诗式的巨制。
这例子在东亚亦不鲜见,例如日本两大文奖(直木奖、芥川奖)的入围作品,大多都会被拍成影视作品,去年获Netflix青睐拍成剧集的小说《火花》,就是2015年的芥川奖的得奖作品。在国内方面,《步步惊心》、《瑯琊榜》、《后宫甄嬛传》,均是由网络小说改篇。在香港方面,金庸、梁羽生、黄易等创作的武侠小说更是润泽至今。
黄金时代已去 文风难以为继
然而,随着上一代的文化巨人渐渐老去、作古,相继搁笔、绝笔,香港的文风似乎已难以为继。这可见诸于香港书展在去届起停办年度作家。固然,有人认为贸发局此举是出于政治理由,害怕年度作家公开批评政府,引起尴尬,才出此下策、中止计划。然而,实际上年度作家办至第六届,已难以为继,当届由于部分香港作家拒绝邀请,最终选出了李欧梵为年度作家,李氏无疑在现代文学、当代文化研究上贡献甚巨、著作颇丰,然而,他的身分似乎与历届以创作为主的作家有一定分别。
随着黄金时代过去,香港似乎已无新近的作品足以拍成长篇“神剧”,最近在华语世界比较获关注的本土作品,似乎已是前年夺得台北书展大奖的侦探小说《13.67》以及马家辉的《龙头凤尾》,现时两部著作均已被影商相中,将被拍成电影。然而,他们著作的数量,似乎仍难与昔日的文化巨人匹比。更何况,两人的作品,均由台湾出版社出版,可以想像,若然他们的作品只在香港出版,应该难收推广之效;这在在突显了香港文化产业的不济。
书展沦散货场 罪不在贸发局
在这大环境下,港人自然难以期望香港能够有像法兰克福、台北般具人文气息的书展。诚然,贸发局已然在书展举办多项文化活动,只是香港的文风疲弱,阅读人口不足,书业零售被垄断,加上“土地问题”严峻,存仓费高昂,出版商经营困难,才迫于在书展以种种手法促销。这情况固然并不理想,但在现阶段下,似乎无可避免。
至于贸发局将“旅游”列为年度主题,似乎也是无可厚非。公众不满此主题,原因相信是其容易令人联想起为人诟病的“旅游指南”,有人认为这些“指南”质素粗糙、欠缺深度,不配为被称为“书”。然而,事实是这些书本每每能够进占畅销书榜,是出版社的主要收入来源,更有出版社只好藉出版旅游、财经指南来补偿在文学书籍上的亏损。故此,旅游指南畅销的现象,似乎只是香港的文化环境使然──书展只是一面镜子,反映城市的真像。
发展文化事业 政府应肩担重责
也许有人认为,香港文化的败局已定,回天乏术。但从另一角度看,香港的电影、乃至漫画、小说在华语圈、乃至东亚都影响甚钜,难道港人甘愿看着这些瑰宝无法承传下去,只能深锁博物馆供人怀缅?为重振文风,港人、港府均需有所担当,在个人、政策上为文化事业出一分力。
在书展方面,“散货场”的问题似乎难以一时改变,因为当中涉及文化、教育的深层次问题,但是市民也可以多购买优秀的本土著作,对著者、编者提供实质支持。作为书展的主办机构,贸发局也并非无事可为。在书展取消年度作家后,局方应以其他方式嘉许杰出的作者、编辑。今年,有机构举办了首届香港出版奖,政府也为其提供资助。今届出版奖颁奖礼在书展其间举行,贸发局大可将此奖项在书展恒常化,甚至运用其与商业机构的关系,建议企业赞助奖项。事实上,内地就不乏支持文化事业的巨企,就像最近有国内的网购公司主办文学奖,该比赛共设五个奖项,奖金高达100万。政府可参考国内推动文化之道,鼓励更多企业肩负推广文化的职责。
长远而言,今届、上届政府均曾表示有意建立文化局,公众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然而,去届政府成立的创科局,却是乏善可陈,沦为一个缺乏执行力的研究机构。若然政府真的在今届成立文化局,就必须责成局方以实绩向市民证明,文化产业仍大有可为。若文化局成立,政府也要扬弃过去“头痛医头”的思维,必须订立长远、完善的文化政策,在各方面上为产业提供支援,才能建立完善香港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