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社论】以美台经验为鉴 港人追求民主岂能仅凭热血
选举本为了让人民参政议政,以便更好建设社会治理体系,解决社会问题,谋求社会和谐、公平、正义。然而,在一些实行现代民主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中,选举却沦为政客巧言令色取得议政席位及其衍生利益的手段。在香港,九龙西补选竞选工程如火如荼,港人相对熟悉的两个民主社会——美国及台湾,也分别刚刚完成中期选举及将迎来地方公职人员换届选举。三地的三场选举规模有异,性质有别,但相同的是,其间互相攻讦谩骂、抹黑诬蔑无有歇止。
港人追求民主选举多年,更积极憧憬循《基本法》规定,实现行政长官及立法会双普选,但像美、台般充满“后真相”政治的选举,相信不会是港人追求的民主形式。作为积极推动市民共建社会的倡议型媒体,《香港01》责无旁贷,一直慎思如何走稳具香港特色的民主建设道路,寻求真正令民众安居乐业的善治。
毋庸怀疑,选举是香港追求民主政治的必然路径。手执选票,可以为身居要位者“评定成绩”、赏善罚恶、裁决去留。加上回归多年来,社会见证现行体制弊病丛生,官僚施政低效,议员论政无方,“普及而平等的选举”虽仍只属口号,但也成为大家逃避不堪政局的“避风港”和精神食粮。
然而,争取普及选举就能解决香港问题吗?事实果真就如此简单?在立法会九龙西补选中,泛民及建制候选人的表现均强差人意,难见具备质素的论争,反而充斥粗暴的意识形态对立、感情勒索,引人深思参政议政所为何事。
互为攻讦 劣质选举文化发人深思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我们不妨参照港人熟悉的美、台经验,反思香港如何汲取教训,推进民主。2016年美国大选,拥二百多年选举经验的民主大国,竟选出几乎颠覆所有美国传统价值的特朗普,其无常乏章的执政“风格”,近两年来不断挑战英美社会珍而重之的“普世价值”,引致民粹仇外之风盛行,“公平正义”的社会理想更沦为右翼政客的讪笑对象。更讽刺的是,对传统价值的肆意破坏,并没有为国内民众真正纾困,白宫主人反而借包括贸易战在内的形形色色、肆意挑起的外乱,麻醉因结构矛盾、社会不公而衍生的内痛。
美国人并非不知其弊,也确实在中期选举中惩罚了特朗普,令共和党失去众议院控制权。然而,特朗普主导的共和党依然保住了参议院,甚至增加了议席。其实,不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均欠缺根本勇气去承认数年一次的各式各样选举并没有提升人民的生活和社会质素,或者改变攻讦詈骂的选举文化。不言自明的事实是,无论怎样选下去,如果不做更彻底的改革,美国社会的结构矛盾只会不断加深,社会撕裂也只会继续恶化。
同是在2016年的大选中,蔡英文完成了台湾总统大位的第三次政党轮替,民进党同时取得立法院过半席次,完成首次国会政党轮替,达成“完全执政”。支持者为此感到自豪,深信社会选出了最好的总统,告别威权时代,将在女领袖带领下彻底推动社会改革,建设美好台湾,甚而照亮亚洲的民主前路。
然而,蔡英文上任以来,施政不如理想,“民主灯塔”并没有如想像般照亮世界。民进党无法拆解社会困局,反而继续挑动内外政治矛盾,掩饰执政败绩。例如本为修补撕裂的“转型正义”,竟变质为政治斗争工具,沦为加深社会对立、族群矛盾的一党私器;本来可以纠正长年资源错误分配的年金改革,却招致社会强烈的批评;一例一休劳工权益改革演变为政策朝令夕改的典型案例。人们不禁要问,曾经打着“为民请命”旗帜的政党,为什么在上台之后却变成商界利益的维护者?
当台湾民众认识到所谓告别旧威权时代,其实只是另一个威权的开端,蔡英文及民进党在不到两年内,便由民心所向堕为百姓唾弃和抨击的对象,曾是过街老鼠的前任总统马英九反重新获民众接受。近来,有人高呼“九合一”选举应为更好生活而非为蓝绿而战,尽见台湾人厌倦两党恶斗之情。非蓝非绿的台北市长柯文哲民望长期稳固,就是民心所向的明证;选举风格别树一帜的国民党籍高雄市长候选人韩国瑜也异军突起,甚至有可能颠覆“传统绿地”高雄为“崭新蓝天”。人们究竟是厌倦了台湾的选举文化,还是选举政治本质上就会如此演变,这是历史为我们留下的一项课题。
选举以外 更要直面更根本的改革
这些直白事例告诉我们,事实真的没有那么简单,选举并不可以解决复杂的社会议题。若港人只知道拥抱选举,认为如此这般社会就可以臻善,那美国与台湾足为前车之鉴。美、台均拥有部分港人眼中的“真普选”,但欠缺对更根本制度结构的讨论与改革,社会矛盾不但不会因选举而消除,甚或会因选举而恶化。
有人可能会为此辩护,认为有了“真普选”,就可优化制度,社会自然会更趋公平、正义,香港有能力不蹈美台覆辙。但经验丰富的美国人和台湾人,尚因选举而深陷政治泥沼、社会撕裂,香港凭借什么能人所不能?
我们若要走出不一样的路,只能在追求选举的同时,坦承并直面社会制度的根本不足、结构矛盾。只有不沉溺于“选举是万灵丹药”的迷思,才能在香港构建更理想的公平正义社会;只有对低收入、高成本的不公社会形态有长足讨论,形成攻克既得利益藩篱的认知、聚集守护社会弱势的共识,才能藉选举慎选其人、谨监其政。反之,若然民主讨论只限于选举体制,那么,社会将难以走出每届换上新的无能政客并继续沉沦的恶性循环,最后更可能从根底处摧毁民众对民主制度的信心。
遗憾的是,香港民主运动的领袖在过去数十年间,似乎不但没认识到社会不需要制造对立和撕裂的选举攻讦,反而热中于强调意识形态对立,在追求民主的过程中不断制造纷争、撕裂社会,因而妨碍民主的健康发展。
因为著名武侠小说家查良镛逝世,社会近来再次翻起对“双查方案”的讨论。时任基本法草委查良镛与查济民,在1988年底提出行政长官及立法会选举方法的协调方法,主张在第三任行政长官任内,由全体选民票决第四任行政长官及第五届以后的立法会选举方法。当年民主派囿于意识形态,批评方案过分保守、窒碍民主发展。有份反对的草委李柱铭近日反思,认为“双查方案”或许是有远见及智慧的,并认为方案若落实,香港现时或已享有民主。
若说执信选举乃万灵丹是一种民主迷思,执信基于意识形态的自我热忱可以克服一切客观困难,可算是另外一种。估计支持民主政制发展的人都不会质疑李柱铭等人对民主的信念,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政治善心不等同具备深入认识民主奥义的能力,以及对局势变化应秉持的冷静,更加没有道德勇气,在关键时刻客观、理性地提出切合历史阶段所需的要求,循序渐进推动民主发展。
争取民主 至少要有基本政治认知
事实上,当时陆港欠缺足够政治互信,无法让香港在回归之初即落实普选。民主派空有理想,不顾现实地提出北京不能接受的要求,很可能无助香港政制向前。双查方案经改动后成为《基本法》附件的定案,但全民票决的部分消失了,中央与民主派间始终未能修复“六四事件”以来的互疑嫌隙,导致当前政治困局。今日李柱铭可以“反思”双查方案,大概日后也会有新一代领袖“反思”831框架,慨叹当年的慷慨激昂,不过是未臻成熟的幼稚判断。回顾过往、展望将来,港人必须加深对民主与政治的认知,冷静判断争取的手法。
由认识民主的真谛,到修正追求民主的道路,香港人还有漫漫长路须走。不论是本地的建制泛民恶斗,还是美国、台湾等地的反面教材,都值得社会警戒并反思应如何走好香港民主路。如果不断地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空谈美言的政客身上,选民在届复一届地惩罚政客的同时,亦是在惩罚自己,这只能说是追求民主的幻象。只有透过政治改革,更好地、更确切地解决住屋、教育、低工资等问题,改善民生,使港富民富、港强民强,才体现民主的真义。选举显然是任何政治改革的对象之一,但如果改革不涉及改变香港习惯的原教旨资本主义治理模式,选举不会创造变化,看看选举前和选举之后的台湾就会明白;经过了女性选举权改革和民权运动的美国,也未能避免今天的政治困局。当然,或许追求“真普选”的人认为,自己能做得比美国和台湾的政治领袖更好,但我们不相信!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11月12日出版的第137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