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明日大屿愿景揭盅 单核心发展套路未见突破
特首林郑月娥发表第二份施政报告,宣布推行“明日大屿”愿景计划,于大屿山一带填海近1,700公顷,以发展“机场城市”及第三个商业核心区(下简称CBD),为未来二、三十年城市发展“一锤定音”。计划巨大而宣导失宜,引来公众哗然,质疑必要性及财政负担。其中最大问题,莫过于方案仍然囿於单一核心的发展套路,未能平衡全港未来的整体发展格局。事实上,目前本港需要的,不是将CBD东延西拓,而是将发展核心分散至一直在规划上被遗忘、但极具潜质的地点:新界西、北等地。
迟来的东大屿发展 视野仍旧保守
政府今日提出明日大屿其实未算是正式规划,相关详情估计将于《2030+》正式版本有更详细交待。即使我们当计划(或特首强调的“愿景”)到今日已经正式“上马”,也着实浪费了港人不少时光。其实,就大屿山东北部发展,政府早于1990年代已草拟了以港口发展为主题的《东北大屿山分区计划大纲草图》,并在及后构思多个概念发展计划,惟均无以为继,直至早年于《香港2030+》公众参与书册中提出,才重新启动有关的讨论,而政府仍须就规划及工程可行性作进一步研究。历时二十多年的前世今生,反映港府在城规上犹豫不决,不但消磨港人意志心力,使社会失去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信任,更迟迟未能在建立具远瞩的规划愿景。
若只为延续目前的城市布局,“明日大屿”的策略定位的确颇为理想。为应对港岛CBD用地不足,以人工岛方式于东大屿以外的中部水域填海造地,伸延原CBD,可直接满足商业土地需要,保持港岛主要核心商业中心地位。再者,新计划令港岛更紧密连接机场所在的大屿山,理论上亦能增加传统CBD的通达度与竞争力。若果仅站在商业发展的旧套路,东大屿发展的选址尚算合理。
再者,港岛、九龙旧区老化严峻,重建需要广阔的“迁置区域”,发展东大屿有利安置受影响市民。虽然《施政报告》未有交待未来市区重建方向,但已确认东大屿具备“将现时市区的稠密人口分散,有利落实旧区重建,改善居住环境,达致更均衡的全港空间发展布局”的功能。诸如油旺重建般的大规模重建项目,将陆续在未来二、三十年推进,配合于相同时间轴上演的“明日大屿”发展,能显著减低安置重建户的压力。尤其,重建户较易接受搬至邻近市区的中部水域人工岛,也不会加重市区通勤系统负担。
明日大屿以外 不妨也有“明日屯门”、“明日北区”
不过,考虑到目前香港的整体发展困局,延伸式扩展CBD难言理想。始终,“明日大屿”以中部水域人工岛为计划核心,脱离不了单一核心发展套路,非但不能如政府期望般“达致更均衡的全港空间发展布局”,反而恶化目前地区发展不均的困局。《香港01》已经多次指出,东大屿都会的选址只会招致“中心极化”,过度膨胀固有发展中心,不但加重发展密度,更可能加剧新界居民“居职分离”的尴尬处境。简言之,比起一个更为拥挤的核心都会区,香港更须及时将核心功能分散至狮子山以北,才能扭转这盘发展极度不均的“坏棋局”。
要达致均衡发展,最务实的方法还是在远离已发展中心的地区建立全新商业核心,带动城市不同区域的发展。首先,在“明日大屿”计划内,屯门比中部水域更适宜建立CBD、促进香港内、外经济发展。相对中部水域面向中环,屯门坐控珠江出海位置的优势,更能加强香港在大湾区内的重要性:北面深圳,借深圳湾大桥,连接深圳前海商业区,加上未来深中通道建成,进一步促成香港与大湾区城市的合作;西向珠江、澳门,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未来屯门至赤𫚭角连接路开通后、将连系屯门与珠、澳、粤西;南迎大屿,直接驳通国际机场,接洽全世界,同时经人工岛驳通中环,接连传统商业核心。因此,若能有效利用以上地理格局,屯门绝对有潜力在长远发展成具区域优势的商业核心区,成为未来就业机会集聚的所在地。
其实,在《施政报告》的建议中,“明日大屿”亦有建议在屯门沿海地带填海,只是发展的重点仍然放在大屿山,希望透过基建发展,提升屯门人口通勤至市区工作的效率,纾缓现时新界西北来往市区的交通系统压力,惟完全没有解决新界与市区之间发展不均的困局。特首既已强调要借“明日大屿”释放“龙鼓滩近岸填海土地、内河码头区、屯门东和屯门西沿线等沿线地区的发展潜力”,何不考虑就以屯门这些区域为新中心,为香港寻找新经济增长点?
在屯门以外,北区亦具有相似的长远发展潜力。北区广阔地域接壤寸土尺金的深圳罗湖、福田CBD,商业发展可能之大,当然不止于用作水货城之流。政府若能与乡事力量协力,充分利用深圳的资金、人才和北区(甚至是禁区)的土地,在政策上尽力灵活配合,反过来复制深圳崛起的故事,要在深圳河以南发展一个全新的商业中心,照顾北区居民就业需要,不会完全是空中楼阁的构想。
现时群情汹涌,公众舆论全都围绕明日大屿的财政安排,相对忽略计划的长远作用,更没有讨论计划在规划高度有何不足,这难言是香港之福。若然社会仍未察觉“明日大屿”的真正问题所在,反倒纠缠计划的枝节上,只会继续虚耗时光。此刻所需的,就是从速展开具建设性的讨论,突破港府在规划上的思考盲点,重新构想出具前胆性、且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发展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