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萨利机长】拍出英雄的自我质疑
这部影片,决非普通灾难片或英雄片。奇连伊士活的电影,一直在反思何谓英雄。真正的英雄,面对的不是外在困难,也不追随主流价值,而是直视内在弱点。萨利要面对的,也就是自我质疑……
【编按:以下内容或含剧透,逃生门在此。】
He is a hero。
在 2009 年 1 月 15 日,他担任全美航空 1549 号班机的主机师。起飞不到数分钟,机翼两边引擎竟同时遭飞鸟撞击,损坏失效。
危机斗至,定过神,即凭经验推算飞机状态与航道难易,判断不可能降落于附近机场,决定迫降于曼克顿哈德逊河。
民航史上,从来没有在这样恶劣状态下,仍能安全降落水上的例子,但凭他的出色技术,机上 155 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最终全皆生还。因此,他被美国人誉为“国家英雄”,事件也被称为“哈德逊奇迹”(Miracle on the Hudson)。
自从 911 灾难以来,美国有关飞机的新闻,从来没有如此令人欣喜过。后来,《时代》杂志评选当年百大英雄与时代象征,他更是排名第二。
是次奇迹为他带来盛名,表扬与奖章接踵而至。翌年以 59 岁之龄退役,其后担任飞行安全专家,常对公众演讲,大谈危机处理和团队合作等话题。即使事隔多年,他的英雄形象,依旧在影视文化中广传。
英雄非英雄 他是众人成就的萨利机长
He is not a hero。
奇迹发生之后,他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什么伟人,甚至曾自我质疑当时决定是否最佳选择。
他不依从机场指示和电脑计算,迳自降落在零度水温的河上。此事既无先例,无疑是挑战死神,到底自己当刻做的是果敢决断,还是拿乘客性命冒险?
因此,在奇迹发生后数星期,他甚至患上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症候群,出现失眠和幻觉等征状。连番访问和听证,也令他心神俱疲,幸好不久即有改善。
事实上,他当时因航空公司缩减成本,薪水遭削,家庭经济面临困难。事件发生后,又久久未能回家,压力如山,虽然得到家人支持,在此状态,也难自以为英雄。
毕生贡献于航空事业的他,自始至终,强调这奇迹不是他的个人英雄行为,而是副机师、机舱职员、全体乘客、机场支援等同心合力的结果。也有赖警方、消防、医护专业协作,以及当前在河上见状即前赴救援的渡轮——降落河上后,以上各方只花了约 20 分钟即到达救人,完美示范何谓文明、秩序、效率与善心。要找英雄,则人人都是英雄。
他,就是萨利机长(Chesley Sullenberger),奇连伊士活(Clint Eastwood)导演新片《萨利机长:迫降奇迹》(Sully)的主角,由影帝汤汉斯(Tom Hanks)饰演。
非一般灾难英雄片 导演一直反思英雄定义
奇连伊士活老而弥坚,即使年逾八十,依然每隔一两年就有一部新作,而且极少失手,部部佳品,确实不容易。
《萨利机长:迫降奇迹》拍的是美国奇迹,自然教当地观众期待。影片一出,大获好评,在香港口碑也不俗。感人的好电影,自是乐见其得到好成绩。
这部影片,决非普通灾难片或英雄片。
奇连伊士活的电影,一直在反思何谓英雄。真正的英雄,面对的不是外在困难,也不追随主流价值,而是直视内在弱点。萨利要面对的,也就是自我质疑。
如上文所述,萨利到底是否英雄?我们应如何评价他在哈德逊河上的判断?又该怎样理解这位个性深沉静默的机长?
因此,本片集中记述的,不是哈德逊奇迹的过程,而是萨利随后面临的追访和听证。
在电影中,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担当“反派”角色,以数据质疑萨利,指他以往数十年的出色纪录,不等于这次成功的决定必然妥当无误,奇迹出现了,不等于不必负责。萨利因此必须找出合适证据,为自己的信念辩护。
虽然当局对此大表不满,认为电影丑化了他们。他们声称从没羞辱过萨利,一切以事论事,也不像电影中般固执刻板,尽信冷冰冰的数字。
这应该是事实,但为了戏剧效果,这样的虚构,并非过分,更遑论抹黑了。
多次重演事件 让观众看见人性
奇连伊士活处理这个题材,并不平铺直叙。不是只将奇迹从头到尾重拍一次便算,而是在不同时间点,以不同角度,通过回忆、口述、报道、电脑模拟、真人重演……去分析、重组、重构整个事件。不单追寻“真相”,更探究事件中各人最真切的感受。
影片一开始,即“第一次”重演事件。只见萨利在飞鸟误撞后数十秒内,即作出降河决定。然而,飞机转瞬竟坠毁爆炸,原来这只是萨利在事故后作的恶梦。
以恶梦开展故事,并不罕见,但这次重演的意义,在于先让观众对事件有初步认识,扣连后来的发展,我们才意识到,倘若只以第三者角度抽离观察,仅能看见结果,难以明白当时人所考虑的细节,甚至只见到他看似一意孤行的一面。这恶梦正显出他的潜意识在怕自己不是择善固执,而是刚愎自用。
就是这样,奇连伊士活接着第二次、第三次……多次重演事件,慢慢加进我们起初不知道的角度。
例如插叙空姐和救援团队事发前的闲谈,我们才知道他们随后瞬间进入危机状态是多么专业,萨利称他们才是英雄,并非谦虚。
又如补叙那三位迟上机的父子从死到生的喜悦,我们才体会到萨利刹那间救活众人的伟大。
再如末段追叙萨利的主观视点,原来坐在机师位置,才能看到转换航道很可能就会撞上河道两边的大楼。故他决意不听机场提示,并非仓促无据的判断。萨利自己也是凭着一次又一次回忆,才发现证成自己这次决定的最佳理由啊。
是的,每一次案件重演,导演不止加进细节,更灌注人性。
《萨利机长:迫降奇迹》是首部全 IMAX 拍摄的电影。观乎导演摆放镜头的角度,其目的显然不像某观影记事者所言般是为了使“连主角的毛孔、天上的云层都能清晰看见”(这并不需要 IMAX),也非令“场面浩瀚壮丽”(本片飞机降河或爆炸的画面其实相当平实),而是以 1.9:1 的画面,逼近萨利及其他角色的生活与及机师舱主观视点。重点不在于壮阔,而是包揽全景,真正做到如坐其座,使观众更能代入萨利的处境。
只有反复察看,深挖事件过程,才能更体会到当时各人的心情。这不是“普通的英雄式故事”,一切只有反复又反复观看,才见意义。这就是奇连伊士活的“英雄”,平实的拍法,平凡的生活,却看得人感动欲泪。
(本文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