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联盟.影评】急就章、大而无当的集结
将DC旗下各路漫画英雄集结的《正义联盟》,乃影迷、漫画迷期待多时的作品。近年Marvel漫画改编的作品大行其道,《复仇者联盟》等作品叫好叫座;换作本片面世,效果虽非极之差劣,但整体却予人太急就章的观感,令英雄组队的过程说服力不足;剧本、动作场面的处理失准,同样令电影失色。
近年Marvel自组电影公司,慢慢建构出专属的电影世界观(即是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用数以亿计美元的“学费”,来拍一套又一套巨制,作品渐渐成熟,从2008年至今已有17套作品。2012年集合Marvel各路英雄的首集《复仇者联盟》之前,就先有5套紧密的电影作铺垫;这些电影让观众一步步“进入”电影的世界观,至少了解到每位角色的背景;当集结成队之时,彼此的相异及磨合,就是戏剧冲突的起源。
本片情况则有点松散,不太着重舖排。DC漫画英雄专属的电影世界观(即DC Extended Universe),连同本片暂有5套电影,即2013年的《超人:钢铁英雄》、去年的《蝙蝠侠对超人:正义曙光》和《自杀特攻:超能暴队》、今年的《神奇女侠》及现在的《正义联盟》。这个数目其实与《复仇者联盟》上映前的作品相差不大,但问题在于这些DC英雄电影彼此不太紧密,而且仅着重三位角色,即蝙蝠侠、超人、神奇女侠。
电影中的正义联盟不止这三个角色,还有水行侠、闪电侠、钢骨,他们至少占了团队的一半。这些角色其实每位都有独当一面的个性,本应都可以独立成章。然而,现时的发展变了倒置,是先出现了《正义联盟》,之后再拍摄这些新角色的独立电影。结果,这些新角色登场只是走马看花,从出场、入队,以及彼此出现矛盾,都是流水帐地进行及完成,剧本十分单薄,看起来说服力、剧力都不足。
就场面来说,电影本身花了3亿美元拍摄,属于天价制作。就如DC电影世界观大部份作品一样,电影的火爆场面充足,电脑特技的规模也十分夸张,但动作场面看起来竟是混乱,没有场面调度可言,有大而无当之感。本片原有的导演Zack Snyder早前因为丧女而退出制作团队,后来由《复仇者联盟》导演Joss Whedon接手处理;电影有两个导演处理,幸而风格尚且能保持统一;不过,个别部分难免有《复》片的影子,就如片尾最后的大战,无论是场景、规模,还是场面上,都渗透《复》片第二集的味道。
有云期望愈大,失望愈大。最后奉劝各位影迷、漫画迷,倘要入场捧场的话,还是不要抱太期望进场,就当成追偶像好了;连同其他观众,把电影当成是典型的动作大片就好了。
【编按:以下内容含剧透,逃生门在此。】
正因为电影的剧本单薄,角色的描写就白白被牺牲。属DC电影世界观的作品,对于角色的处理不算理想,如《蝙蝠侠对超人:正义曙光》中对超人、蝙蝠侠彼此的矛盾、和好,及联成一线,过程太顺理成章,转折位不严谨;《神奇女侠》中的神奇女侠,本来是最突出的一位,该片将她塑造成女性战争英雌的形象深入民心,加上演员Gal Gadot的外形及演出切合角色,令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惜,《正义联盟》即使曾有光采的神奇女侠,但顷刻却变得面目模糊,何况是本来已处理不完善的超人、蝙蝠侠;水行侠、闪电侠、钢骨更像“二打六”角色,似乎负责插科打诨,说一些逗笑的对白。片中正义联盟的集结,先由蝙蝠侠、神奇女侠主导,水行侠、闪电侠、钢骨则陆续加入;新队员加入队伍的过程轻描淡写,不同角色本来具有不同的价值观,组队前后的矛盾理应是可发挥的地方,而今则是一闪而过。
超人在上集《蝙蝠侠对超人:正义曙光》死去,而电影为了让超人死而复生,只以一个简单的设定来完成;超人复活后一度迷茫、不知所措,但来到后段又突然“大彻大悟”地归队,光是转述这些剧情已觉儿戏,何况是在大银幕观看。
反派同样是电影的败笔。Marvel电影世界观中,除了每套电影都有专属的反派外,整个电影世界观也会铺排一些“终极大佬”,在不同的电影都会指涉到。《正义联盟》的大反派“荒狼”,属于远古邪恶战神,就如“突然从石头冒出来”般,前几套DC世界观的电影只字不提,这一处又再犯上铺垫不足的流弊。片尾彩蛋更明示奸角都会组成类似“正义联盟”的队伍,同样中伏味甚浓。
无疑,在电影公司铺天盖地的宣传、漫画英雄电影大收的常态下,《正义联盟》难免会横扫票房,而相关电影续作料会长拍长有,DC与Marvel之争仍无日无之。诚言,《正义联盟》片质素不理想,纵有天价制作费,仍拍成了太急进、大而无当的作品,更浪费了一众角色。如果电影公司不改善心态去拍,仍然坚持旧路,接下来的作品也只会一再碰壁。
(本文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