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城影展】挑机法国发行传统 Netflix颠复电影定义

撰文: 伍丽微
出版:更新:

康城影展虽然落幕,但围绕Netflix的电影放映争议依然持续。从4月康城公布Netflix两部自制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起,不断有业内人士质疑Netflix绕过在法国院线发行的决定,认为它不尊重大会传统,康城官方虽按原定计划容许该两部电影角逐最高荣誉金棕榈奖,却颁布新条例阻止同类事件发生。Netflix从致力制作优质电视剧到发展电影,短短几年已在影视圈掀起一场革命,有人认为它颠覆传统,亦有人抗议它破坏影视圈生态、扰乱发行程序。

在《玉子》及《迈耶罗维茨的故事》的放映争议上,Netflix并非完全不肯妥协。在康城公布入围名单后,法国电影放映协会发公开信,指Netflix不在法国院线上映影片会对国家电影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Cinématographie)造成损失,而不在银幕放映也不符合电影的本质。Netflix此时释出善意,表示愿意让影片在法国影院“点映”(即只在个别城市或个别影院预先放映),但前提是点映与网上播放能够同步进行,这也意味着Netflix无法遵行法国电影的排片制度。为保障本土院线经营者的利益,法国在电影发行上设下不少限制。资料显示,电影在法国院线上映后,于不同的平台播放有不同的时限,譬如公映后四个月可在随选视讯播放,十个月后可在付费电视频道“CANNAL+”放映,22个月后在参与共同制作的电视台播放,其他电视台要等30个月,而像Netflix、Amazon这些串流媒体则要等36个月。这种不符合商业逻辑、无视串流媒体兴起的制度,虽然引人诟病,但真正令法国电影业者不满的是,他们无法向Netflix抽取电影税。

这可追溯至上世纪1990年代起法国推行的“文化例外”(cultural exception)政策。1993年,法国在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谈判中,反对将文化列入一般自由贸易协定范围,以此保护本国文化不受外来文化冲击。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其中第四章第六条提到:“缔约方可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和需求,在境内采取措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由于荷里活影视文化极为强大,并且深受各国观众欢迎,法国为了保护本国影视不被边缘化,决定征收电影税,每张电影票含大约10.7%附加税,电视台的播放税为5.5%,DVD、光碟等亦含2%税项。这些所得税项大多经由国家电影中心重新分配,用作回馈电影业发展,包括投资电影及举办影展。可以说法国将扶持电影产业的重担转介到观众身上,而当中很大部分税收来自荷里活电影。

Netflix创办人Reed Hastings指,他遭到法国电影团体联合排挤。

因此,Netflix的发行方针与法国政府坚守的“文化例外”政策有着根本性的分歧,对于法国人来说,Netflix一方面透过康城影展输入美国或他国价值观,另一方面绕过传统院线发行,实有过河拆桥的嫌疑。相对香港迟迟未有良好的政策推动电影发展,法国独特的电影发行制度确实能够保障当地电影业得以蓬勃发展,但无视串流平台掀起的观影革命则予人保守落后的感觉。威尼斯影展主席Alberto Barbera在《Screen Daily》访问时提到,影展肩负推广优质电影、支持电影的目标,而不只关心电影在什么场地放映,人们依旧会到实体影院观影,但不能忽视新平台的兴起,影展亦不能对之视而不见。

Netflix一直以挑战影视发行制度为目标,虽然Amazon的发行方针更能取悦院线经营者,但对哈斯廷斯而言,只有创新才能够扩充产业规模。2015年,Netflix便以凯瑞.福永(Cary Joji Fukunaga)执导的《无兽之境》(Beasts of No Nation)试水温,尝试在网上及院线同步放映,但先后被北美主流院线如AMC、Regal、Cinemark、Carmilk等封杀,最终只能在小型的独立戏院播放。

2016年2月,Netflix无视荷里活院线的抵制行动,联同北美IMAX影院同步上映袁和平执导的原创电影《卧虎藏龙:青冥宝剑》。10月,它直接与连锁院线iPic Entertainment签署协议,未来制作的十部原创影片,将在对方位于洛杉矶及纽约的电影院同步上映,双方会继续探索于其他城市影院合作的可能。至此,Netflix颠覆传统发行的蓝图已逐步实现。

(左起)韩国导演奉俊昊和Netflix首席内容长Ted Sarandos在5月15日的《玉子》记者会上。(韩联社)

网上与影院同步上映新片,必然会对院线造成冲击,长远亦会波及影碟市场。电影一般在院线发行赚取第一笔收入后,会推出影碟赚取第二笔收入,然后才在网上播放,带来第三笔收入。当串流媒体愈渐普及,未来人们大致只循院线或网络两种途径收看影片,影碟市场只会逐渐萎缩。业界当然不乐于看到这种情况出现,他们认为Netflix破坏了电影圈的生态。然而,Netflix为行业带来的正面变化是不能忽略的。

第一,电影人尤其是独立电影工作者普遍觉得Netflix打破传统发行制度是件好事,因为同步播映让观众拥有更大的自由度,消费者可以在戏院与网络之中选取最适合自己的观影模式。不少冷门电影或低成本电影向来不受院线青睐,即使有影院愿意播放,场次亦不多,反而同步放映可以吸引更多人注意。

第二,对于擅长拍摄中小成本的导演而言,Netflix及Amazon这种愿意投资不同类型片种、又能给予创作者相当大自由度的串流媒体,正正是他们的“救星”。《玉子》导演奉俊昊便曾在寻找投资者的过程中遇上困难,虽然他上一部作品《末世列车》非常成功,但当他向投资人提到《玉子》时,都被回绝,因为他们对于一部涉及5,500万美元的制作,并由一个不具名气的韩国导演执导有所保留。

与其说Netflix是破坏者,不如说它弥补了院线的不足,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给予观众较多的选择……

(节录)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Netflix近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先后拍摄多部非英语原创剧,亦大力开发亚洲市场,锁定日本及韩国为首要合作对象。想了解更多关于Neflix经营策略的分析,敬请留意6月5日出版第63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