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巴打梦想路:80后栋笃笑明星阿V x 90后立志做消防员的佛山

撰文: 陈铭智
出版:更新:

阿V(Vivek Mahbubani),香港土生土长的著名栋笃笑艺人,是居港36,462印度人之 一。
佛山(Faizan),葵涌长大的虔诚穆斯林,任职健身中心接待员,梦想当消防员,为全港18,000巴基斯坦人之一。
80后的阿V已在台上发光发热,成为受港人欢迎的谐趣艺人,90后的佛山则在投考纪录部队的路上屡败屡战。两个居港的南亚巴打,交换热血与梦想:“这就是年轻!”

我在尖沙咀是游客,到元朗便变成地盘工人

香港总人口中6巴仙,即45万人是非华裔居民。34岁、刚完成在澳门的栋笃笑表演的阿V,自觉是香港人:“如果被人问我从哪里来,I am from HongKong,香港是我家。”

相比起已经在梦想旅程上树立里程碑的阿V,22岁的佛山尚在等待消防处招募的时机。他现时在健身中心上班,“因为上班前,下班后,可以顺便操练体能。”他笑说。

早于5年前,佛山和阿V便“相识”。当时阿V来到佛山就读的中学,当分享会嘉宾。台上的印度人言谈自若,台下的巴基斯坦学生暗自羡慕。阿V从小在西营盘成长,成名后各区中小学老师邀约分享不断。

10年栋笃笑表演经验,当阿V道出港人对他的印象时,也像说一段幽默的段子:“乘坐西铁时,香港人投放到我身上的目光会有变化。我晓得,在尖东站时,我在他们心目中是一个外籍人士,可能来港旅游之类。随铁路往香港西北移动,我的身份逐个车站蜕变,从‘外籍人士’变成‘南亚人’。尖东站的乘客较愿意坐在我身旁,而到了屯门或元朗,我变成一个南亚地盘工人。”

阿V和佛山,两个不同成长年代的南亚裔港人,畅谈非华裔在香港生活的各种趣事。(卢君朗摄)
+3

他认为住港岛的南亚人,已被归类为“外籍人士”。甚至,好几次他到深水埗买电脑零件,遇见准备开工的南亚地盘工人,他们会不自觉将阿V当成工友,热情地问好。他想说的是,南亚人的印象其实具有区域和阶级的意味。

佛山的父母皆为巴基斯坦人。父亲会说广东话,母亲的广东话也足够她到街市买菜时,流利地和商贩讨价还价。我猜佛山自小和同乡玩耍,他摇头。“我小学和中学都读主流学校,我的朋友其实大多数是华人。”

佛山是中学唯一非华裔学生,不仅是同班同学,几乎全级都留意这个肤色异于华人的同学的一举一动。那种注视是善意还是恶意?佛山相信纯粹是因为少见多怪。他其实甚受华人同学欢迎,更多时候,专注于篮球和榄球校队的训练,和队友关系融洽。

但会说广东话,不代表能克服主流学校的课程,尤其是中文科。佛山回忆,功课不理想,老师要佛山罚抄文言文课文,但他仍然完全不理解字句的意思。毕业4年后,他还能背出《木兰辞》开首:“织织复织织,木兰当户织...但我文凭试衰咗。全科都是2级。”

南亚巴打的爱情:返乡下盲婚?“我要在香港寻找穆斯林女孩”

佛山坦言,时至今日纪律部队仍只得极少数非华裔成员。对于如何处理非华裔社群的问题,他认为投考消防员,自小便与华人社群融洽相处的他,可以作为一道桥梁,促进华人与非华裔社群沟通。(受访者提供)

投考警察失败:他想当上全港第三名非华裔消防员

佛山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小时候梦想当军人,保家卫国;中学以后,开始想当警察或消防员,服务市民。班主任知晓他的梦想,介绍油尖旺警区推动的“宝石计划”。计划专为非华裔青年而设,每日课时4小时,两小时学习中文,两小时参观警署运作、和警察义工交流、学习面试技巧。计划完结后,他报名毅进课程的纪律部队科,决定报考消防员。

目前全港只有2个非华裔消防员,一个是港巴混血儿,另一个是巴基斯坦人,他驻守尖沙咀消防局。各级消防员共9,515人,华人无疑占绝大多数。佛山2014、15年分别两次投考警队,皆失败。他只知道自己体能满分过关,临门一脚──品格审查却失败了,然而他不知道确实是甚么原因,令他无法进学堂。

“消防员的体能要求更加高,我希望能够在健身中心工作,顺道操练体能。”当消防员虽然危险,佛山却觉得,一直以来南亚裔人士被认为只可以干基层工作,而纪律部队的非华裔成员确实偏低。加入政府公职,不但可以改善家计,还能以身作则,鼓励更多同乡参与社会,有事起来,佛山能够快速应对南亚社群的需要。

中文叻,反不会说印度话

07年,阿V赢得“Hong Kong´s Funniest Person of the Year”名衔,观众都很惊讶,眼前这个眼窝深、勾鼻的“阿差”,广东话和笑话一点也不差。接受访问时的阿V,说得兴致来了,就似置身表演台上,肢体动作丰富。

阿V和很多居港的印度人一样,面对的是许多笼统、负面的印象──“摩啰差”和南亚帮。基层、多数蓝领、而且威胁治安。阿V有时翻开报纸,很快找到笑话的灵感──外籍人士会犯法、南亚人会犯法;当香港人犯法,报纸却不会强调疑犯是香港人。反转香港人习以为常的观点,不止逗人发笑,也是他的有力反击。

“其实大家都是香港人,种族有分别,但本身没有错。”阿V摊开两臂。“有次和朋友逛街,他抱怨街上为什么那么多人。我马上回敬一句:你唔去问吓你班同乡?”

阿V是印度移民第三代。家族从商,赚到钱后干脆全家定居香港。父母入乡随俗,阿V自小学广东话和英文,父亲以为印度话自然而然就学会,却事与愿违。父亲中文差劲,儿子中文优秀却不大懂母语。还好父亲作风开明,觉得儿子不会说印度话,不代表他没资格做印度人。“印度人在香港通常被人问两条问题:为什么做生意特别叻?为什么喜欢吃咖哩?但是,印度也有许多不懂做生意的人啊。”他说。

【横洲守村志.一】欧阳师奶撑起一头家:我的成长历史被夹硬删除

每晚要令观众多笑一次:不想一世都业余!

2007年,阿V踏上栋笃笑之路。在此之前,他已经喜欢收看美国的脱口秀,最爱宋飞(Jerry Seinfeld)的栋笃笑。但香港的栋笃笑发展,自黄子华于90年代引入后,未见有太多人加入行列。以为他要从零开始,学玩栋笃笑?就读男拔萃书院的时光,意外使他练就一身急才,能言善辩。“中学读男校,我班同学真的很毒舌。也算不上歧视,因为我会马上反唇相讥,大家你串我,我串你,一齐玩的氛围下,原来又不用很政治正确地包容,我就与华裔同学融洽相处了。”

决定将栋笃笑从兴趣变成事业,阿V到各区酒吧、咖啡室、西餐厅,胆粗粗向经理商讨,寻找表演场地。最初,许多本地华人听他开口便是流利的广东话,甚至和他们互相“寸嘴”,一脸惊讶。两种身份的灰色地带,确实为观众留下出人意表的第一印象。不过,栋笃笑唯一的检验准则只有好笑与否。每晚表演完毕,他取回自备的脚架和录影机。家中注视电脑屏幕的他暗自起誓:“我知道自己业余,但不想一世都业余。如果昨晚的表演,观众只笑了10次,我就想方法令他们笑第11次!”

阿V的栋笃笑表演,可是下足苦工。他觉得香港观众很严格,不容易发笑,所以这次观众只笑10次,他就想方法令观众笑第11次。(受访者提供)

10年之后,他的笑话不再像当初,揭示印度人和华人的文化差异。更多的是从生活细节出发,寻找笑料。于是,对香港人的观察愈加深刻。

“香港人最愉快的一天,大概是没人阻碍到自己,自己没阻碍别人。所有事情马上决定,搞掂精神,Get it done。一切很有效率,却容易令自己迷失。香港是个造梦的好地方,前提是要懂得游戏规则。如果我适合较快速的游戏,身份只会是其中一个因素,而不会令自己无法参与其中。”他说自己的行为习惯与一般港人无异,脚步快,最怕扶手电梯有人挡住上去路,也会内心暗骂“唔好阻住地球转,唔系要我出声叫你嘛?”

两位南亚巴打以香港为家,上一辈的传统却不。原来在香港土生土长的南亚青年,还是会盲婚哑嫁,会被父母抓回去印度、巴基斯坦,父母安排下举行媒妁婚姻(Arranged Marriage)。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