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从斜路到平路的练跑路线 夹杂新与旧的社区情感|跑向18区

撰文: 李思咏 甘琬湄
出版:更新:

跑,连系人们与社区,赋予我城生命力。
“跑向18区”系列,透过跑步人探索香港不同角落的故事。
第七篇,区嘉俊带我们到东区。那个地方,由柴湾斜到鲗鱼涌海滨,他都未曾搬离。路经太安楼的路边报摊,书刊消失了,但感情依旧,脚步也依旧。
摄影:李泽彤 短片:吴纪恩、吴浩然

上篇回顾.第一集:

东区|区嘉俊:报摊书刊消失了 我仍然继续跑|跑向18区

【跑向18区.东区】区嘉俊。(李泽彤摄)

在东区,有大型屋苑的新式便捷,也有旧楼老邨的街坊情怀。

由山上的兴民邨到海边的西湾河,区嘉俊从没搬离东区,也不想搬离东区——

尽管社区面貌天天在变,甚至,香港变得陌生。

因为跑步,看到东区的多样性。(李泽彤摄)
+4

东区路线资料

长度:约7公里(来回程)

难度:4(1-5,5为最高)

贮物:西湾河体育馆、港岛东体育馆

前往方法:港岛线西湾河站下车

路线:爱勤道 > 爱礼街 > 阿公岩道 > 柴湾道顶端 > 回程到阿公岩道 > 爱礼街 > 爱勤道 > 鲗鱼涌海滨公园 > 鲗鱼涌宠物公园 > 渣华道 >北角渡轮码头(原路回程至爱勤道)

小贴士:

1)阿公岩道一带较黑,途人不多,注意个人安全,小心横过马路。

2)鲗鱼涌海滨公园常有一家大小散步,小心碰撞。

3)柴湾道俗程长命斜,长约500米,要有克服斜坡的准备。

练跑吧。(李泽彤摄)

关于东区的二三事:

东区的面积大小

位于香港岛东北部的东区,共有5个法定分区:铜锣湾东部、北角、鲗鱼涌、筲箕湾及柴湾,面积18.9平方公里,在18区中排第11。

东区的消失河流

东区地形狭长,北部是海滨、南部是山地。西湾河就是以前东区北部的海边小村落,位于一条河的西面。

这条河源自柏架山,将筲箕湾分成东西两面,在西面的村落就叫“西湾河村”。太古公司在附近海边兴建高楼,其一就是太安楼。后来填海,太安楼旁不再是海,那条河亦因填海而消失。

东区的传奇吊车

鲗鱼涌以前是石矿场,故命名为Quarry Bay。太古洋行早于1883年发展鲗鱼涌,开设太古船坞、太古糖厂及香港汽水厂,更于1892年兴建全港首个吊车系统,接驳鲗鱼涌至柏架山,但运行40年便告拆卸。

东区的街市风景

北角春秧街街市,电车每日驶过一排排的档摊,成为东区独有的风景,不少家庭主妇和老年人仍会乘电车去市场买菜。

从跑者视觉看其他区:

跑向18区.序|当跑步是一种城市脉搏 从跑者视觉重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