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手接龙二・90】邮差跑手.邮差送信 跑得迅速
“跑手接龙”用接龙方式连结跑手,先是连结受访者,继而组队参赛、成立跑步群组,再办跑步活动。
每名“跑手接龙”受访者,都要推介一名跑友作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记者整理访问资料后,以受访者第一身的角度撰文。
上期“实战跑手”边边(李云松)留给“邮差跑手”郑伟理的话是:“你有说话未曾讲。”
我在跑界都打滚了20多年,大家都叫我“邮差”,因我真是一名邮差。以前很少邮差跑步,空闲时大家多选择休息,实在浪费这份时间充裕的工作,让我分享一下邮差日常,大家就知道它有多适合练跑。
邮差只分两级,就是邮差和高级邮差,邮差要分信和派信,高级邮差更要兼顾文职,我早上7时30分上班,下午3时30分下班。大家都知道跑手休息与训练同样重要,我会早上在跑步机跑一课,下午下班后,午睡一会再跑都没有问题。
按此下载《香港01》App 登入01齐跑
用里数换运动潮物兼赢日本马名额 按此了解01齐跑玩法
以前邮差像圣诞老人般揹住大邮包,很多同事都累积出背伤,现在有手推车就好多了。不过,邮政局认为现今信件减少,所以我由派两座变成派四座楼,工作量增加不少。幸好,近年派信的大厦大堂有中央信箱,派得轻松,走得迅速。过去大厦没有信箱,我由顶层开始逐层逐层往下走,把信送到宅中,未练跑都会疲劳呢。
没有中央信箱不是最苦,最艰难是派村屋,村头走到村尾已有一段距离,还要家家户户信箱不规则摆放,路标又不能尽信,村内更随时有狗。幸运的一天是信件集中在村头或村尾,那样就不用走遍整条村,否则,又要脚力又要胆色。如果大家觉得我说得抽象,可走到荃湾老围村,顺住屋号走一趟就能切实感受到。以前我派过村屋,现在就留给年轻邮差担此重任。
当邮差休息时间充足,我跑得像吃饭一样频密。20多年前开始跑步,我花了两万多元悉心挑选功能齐备的跑步机安放家中,但求风雨不改地跑。我很早上班,更早起床跑跑步机,放工回家再跑一至两趟。以前,香港冬天又冷又大风,不易走到街上跑步,有跑步机就无惧风雨。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会间歇跑,并非刻意避之,而是当年靠跑步杂志自可跑步,杂志没有介绍间歇跑,我又跑得不俗,知道后就不觉得间歇跑是必练项目。
我就这样每天跑3次,每次约1小时,跑到10公里最佳时间33分、半马最佳时间1小时14分、全马最佳时间2小时43分。多年来我跑坏了3部跑步机,最后一部坏掉就没再买,皆因想留多些活动空间给子女,大家可能会见过我的女儿,她常出现于各大广告,我都会在铁路站找广告中的她合照。
早年,我自称是野心勃勃的跑手,现在就是跑坛长青树。香港回归初期,我常与外国跑手一争长短,跑在前列的跑手都熟口熟面,我知道自己有竞争力,就定下3个目标,分别是夺奖、代表香港出赛和获得赞助。夺奖最易,获得赞助都不难,至今有运动品牌赞助10多年了,凭战绩得赞助,我可能当中最年长的跑手。
最难的是代表香港出赛,我只代表过一次, 还记得凭一场7公里的越野跑夺得资格。不过,胜出那场比赛没有特别兴奋,因为不是完赛就知自己入选港队。2001年,我以香港队成员身份到尼泊尔参加亚洲越野锦标赛,跑到国际就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我不再名列前茅,只是人海中的一名跑手,任何一名日本跑手都远比我快,但不要紧,我有另类收获,就是被5名日本女跑手围住拍照,现在回想仍津津有味!但是,我在跑界最大收获仍未告诉大家,那个收获是什么,留待下一名接龙跑手告诉你。
01跑手Maverick Facebook专页 : 卖文说跑
秉承“接龙”概念,跑手接龙将集合各路跑步手,并会定期举行跑步活动,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连结起来!如果你也热爱跑步,欢迎一齐来跑出生活平衡点!即加入跑手接龙Facebook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