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手接龙22】双港队跑手.离开田径场 转战七榄继续冲

撰文: 区嘉俊
出版:更新:

跑步是运动,也是连结。透过跑步,我们认识到五湖四海的朋友,每人都是一个故事。于是,《香港01》忽发奇想,何不把访问用接龙的方式,将大家连结起来?逢星期日出现在“跑手接龙”的受访者,都要推介一名跑友作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每个故事,记者整理访问资料后,会以受访者第一身的角度撰文。在这个充满未知数的连结里,你会成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吗?今天第22期,承接上一期奥运跑手黎振浩,今次是同为香港体坛的精英Aggie Poon,她与姚洁贞同样来自德望,不止当年威震学界,转当全职运动员后,也涉足跑步和七人榄球。

2011年的世界锦标赛,我凭100米跨栏参赛。各国精英尽在田径场,我当然不放过任何机会,从旁观察高手的一举一动。百米飞人保特的热身方式让我感到新奇,他先跨步5次,之后按摩师为他按摩,然后再跨步5次便完成热身。这方法只花30分钟,省下很多体力。我的热身方式则是做动态热身和起跑动作,时间比保特多一倍。

节奏是跨栏的重要一环。(受访者提供)
Aggie(左三)自小学时期已接受田径训练。(受访者提供)

我自13岁开始练习100米跨栏,教练叶启德说过,跨栏要浸很长时间,我直至最后一次比赛也未掌握好,所以很认同这点。跨栏重视节奏,但很易受旁人影响。记得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我错跟美国选手,她的能力大概是12.90秒完成,我则是13.60秒,我竟用她的节奏跨了头5个栏,结果是肌肉收缩不够快、后劲不继,最终成绩当然不理想。到了2012年无缘伦敦奥运入场券,而且年纪渐长,我决定放弃田径比赛,加入香港七人榄球队。

与跑步不同,榄球需要左右移动。(受访者提供)

我是典型短跑选手,不懂得像长跑运动员般调节呼吸,我又喜欢一鼓作气往前冲,七榄着重爆炸力,正合我意。七榄分上下半场,每半场时间是7分钟,我们的跑步训练也针对这点。教练先替我们做能力测试,之后便跑3组、每组8分钟的冲刺。我们重复用100%的全速冲20秒,接著用70%的速度冲20秒,完成3组训练大概跑了6公里。有一段时间我又跑步又练榄球,朋友问我怕不怕影响跑步表现,我反而觉得这是很好的交叉训练,能强化小肌肉。

因为跑步,我曾参加世界锦标赛,现在又成为七榄运动员,在香港体育学院生活。两者虽然也要往前冲,但性质有不同。田径场上只得一个胜利者,面对再多的对手都要靠自己;七榄则有队友共同进退,压力较小。9月有亚洲锦标赛,我们是去届亚军,希望今年可以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