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央发万亿基建债传闻 港股仍弱势阻力位见18209点|彭伟新
港股于10月10日晚8时左右,夜期走势突然转强,而且更大幅上升,令到期指升近17,800点水平,事缘是彭博通讯发出了一篇关于北京会发行1万亿人民币特别债的消息,而该笔款项将会用作投放水利建设的资金,其背后目的当然是刺激内地疲弱的经济。虽然该消息未有得到证实,不过,市场的反应算是正面,尤其是场外港股期指能维持全晚的升势,另外,恒指在10月11日早上开出时,仍然可以17,956点高开292点。而且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及科技指数分别在开市竞价时段中分别录得14.7亿、11.1亿及8.1亿港元(见图1)。按笔者的计算,三个指数在早上竞价时段的追货比率,更接近100%,意味著虽然恒指在开市时已高开292点或1.65%,但投资者仍然愿意以高位追货,反映有较多的投资者的确是看好后市,并预期10月11日当日可以有更高的指数点出现。而恒指的确在10月11日当日最高曾见过18,022点,即恒指曾一度上升最多357点,较开市水平高出65点。虽然最后恒指无法以全日最高位收市,但恒指仍然上升228点或1.29%,以上升幅计算,算是不错的表现。
港股经过连续多日反弹后,恒指已由10月4日低位17,094点累积反弹了799点,不单止升破20天线,更带动RSI重返50以上的偏强水平。以技术走势来说,反映港股的整个走势已经有转强的势头。不过,港股今次的回升,特别是10月11日能向上升破20天线的阻力,内地发行1万元人民币的基建债之传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若果没有该消息的话,以现时港股的交投仍然低迷下,的确难以推动恒指以裂口突破20天线。究竟,投资者是否应该相信该则传闻,跟随技术突破而买入港股?又或者继续以短线的策略,只短炒港股博一短期反弹呢?笔者希望尝试以市场资金流向的角度为大家分析分析。
笔者翻查互联网资料,无独有偶地在两个月前即8月11日,同样地由彭博通讯报道内地会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债,用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而当时港股曾因该消息而被炒高至当日19,346点,不过当日恒指即时调头更在持续回调下,恒指反复跌至8月21日低位17,587点,而指数持续下跌期间,由彭博通讯所指的发行地方债消息只继续闻楼梯响。而事隔两个月后的10月11日,市场上同样再传出有规模1万亿的发债计划,的确令市场投资者警觉地不敢尽信。因此,港股于10月11日的全日交投仍然只有888亿港元,而升幅亦只有228点。明显反映投资者并不相信该1万亿的基建债最终能够落地,否则,笔者相信恒指的升幅应该会超过500点,而成交额更会达到1600亿港元。
而事实上,按笔者的统计来看,10月11日的收市竞价时段内,投资者不单未有因内地发行1万亿基建债的传闻而在尾市入市,反而更在收市竞价时段录得大额的资金流出,其中,恒指成份股录得31亿港元的资金流出,而散货比率达到58.6%(见图2),另外,国企指数及科技指数的成份股在同一时段亦分别录得22.8亿港元及23亿港元的资金流出,两个指数的散货比率分别为53.4%及87.7%。
以资金流的规模来说,收市竞价时段的资金流出,完全抵销了开市竞价时段的资金流出,反映出早市投资者虽然看好港股走势而高位追入,但以升幅及资金流入的规模来看并不配合;再加上收市时资金不单未有在市场加注,反而更趁指数在高位时抛货减持,明显是对传闻能成真不太乐观,可能是“狼来了”的故事在近日发生太过多,又甚至是投资者在过去一段时间因种种原因,已不敢承担太大的风险,令到投资者未能对传闻产生憧憬,令到港股在今次由17,094点升上来只能算是反弹,并未能确认到已经见底。虽然笔者在撰写本文时(10月12日零时9分),恒指夜期已经上升182点及高水225点,不过,仍然相信港股欠缺上升动力下,短期内难有更突出的表现,而恒指在升抵由18,899点跌返17,094点咗个回调浪总跌幅的61.8%反弹目标18,209点水平亦会先行见阻力。
本人并没有持有股份及相关衍生产品之权益。
【财经专栏】资金流事务所.彭伟新
资深证券分析师,证券研究经验超过20年。除了熟习基本分析方法外,对技术分析亦有深入研究。在大台技术分析节目中担任主持,曾主讲多个不同范畴的技术分析研讨会及课程,近年更钻研以资金流向作为分析股市的方法,并藉不同媒体频道与投资者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