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物业百亿被质押 分析︰侵害小股东权益 打击对物管股信心

撰文: 黄文琪
出版:更新:

内房陷入债务危机,不少旗下物管公司亦成为牺牲品,被逼“母债子还”。其中,恒大物业﹙6666)惊爆公司高层将约134亿元人民币存款辗转“回流”至中国恒大(3333)。尽管相关高官人士已请辞,但分析认为,事件侵害了小股东权益,且欠缺后续解决方案,证监会及联交所有权调查。与此同时,受内房问题拖累,加之最新事件,打击了市场对物管股的信心。

近年,不少房企为求自保,不惜“壮士断臂”,又或者“卖子求荣”,有价有市的物管股,屡屡成为对象,玩法十分多元化。

“正路”如花样年(1777)去年出售旗下物管公司彩生活(1778)的核心资产;世茂集团(0813)向旗下物管公司世茂服务(0873)出售资产等;万科分拆旗下物管子公司万物云来港上市。

但也有“争议”做法。中国恒大于2020年12月至去年9月期间,做了3笔存单质押,分别以作恒大物业的子公司为多家第三方公司存单质押担保。以及向第三方借款、用于支付款项,恒大物业再为第三方公司提供质押担保,让对方向银行寻求贷款。惟3笔款项因借款方未能还款,现已被银行接管。另一物管股奥园健康﹙3662﹚亦曾遭母公司中国奥园(3883)的间接全资子公司收取资金3.5亿元,最终结清。

恒大物业称,公司高层将约134亿元资金“回流”至中国恒大作营运用途。(视觉中国)

恒大:高层授意安排转移资金

中国恒大及其子公司恒大物业日前公布,就恒大物业约134亿元存款被银行质押发布初步调查,发现相关资金透过第三方转移并回流至中国恒大作营运用途,公司要求负责人请辞。

其中,夏海钧及潘大荣因参与恒大物业为第三方公司提供质押担保,让第三方公司取得银行贷款,分别已辞任公司行政总裁及首席财务官。同时,恒大委任执行董事肖恩为新行政总裁。

肖恩回应称,根据独立调查委员会的初步调查结果,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期间,集团当时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压力,在有关高层的授意安排下,恒大物业以存单质押担保方式,通过第三方向中国恒大提供这笔大额资金。这笔资金被用于集团的运营和偿还集团境内外债务,暂时没有发现个人侵占资金、中饱私囊等情况。

受内房问题拖累,加之恒大事件,打击了市场对物管股的信心。(资料图片)

分析师:侵害小股东权益

恒大集团此举究竟是否违规?记者就上述事件查询港交所,惟港交所发言人称不评论个别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向《香港01》表示,由于恒大没有作出适当的披露,侵害了恒大物业小股东的权益,证监会及联交所有权就此事调查。

他续称,尽管中国恒大已作出公告撇清关系,又要求负责人辞任,但过百亿元资金的“转移”实在令人存疑,“而家唔系话十蚊八蚊,系过百亿元资金,究竟董事会主席是否知情?唔系‘私了’就得。”

除了恒大物业资金回流至中国恒大,他透露,不止恒大一间上市公司有这种情况,物管公司表面上有充足的现金流,但外界无法得知真实数目,在内房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投资者不宜沾手物管股,“假如政府唔出手救,民营企业迟早会死,之后就到国企死!”

通海证券投资策略联席总监阮子曦指,在内房处于极端的情况下,物管股亦跟随下挫。

专家:打击市场信心

通海证券投资策略联席总监阮子曦则认为,因为没有受害者去控告恒大,对于恒大是否违规无法置评,但值得注意的是恒大欠缺后续解决方案,没有交代134亿元资金何时归还恒大物业,同时此举打击了市场信心,“唔知几时会再用阿仔既钱,又唔知其他物管公司系咪都系咁?”

阮子曦又指,在内房处于极端的情况下,物管股亦跟随下挫,估值变得吸引,惟市场仍担忧物管公司是否稳健,甚至连碧桂园服务(6098)多番澄清兼回购,仍无法挽救股价。

碧桂园服务曾于去年年底承诺,半年内与碧桂园集团不会发生对价超过2亿元的重大资产出售或收购交易,也不会在公开市场进行配售新股,又强调其经营独立,与碧桂园集团无任何股权从属关系。尽管如此,该股年内已腰斩,股价跌超55%,阮子曦认为,现时投资物管股,只能以博反弹的心态,假如内房出现转机,物管股股价有望以数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