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港股可生威? 沈大师﹕走势如生龙活虎 见28000点无难度!

撰文: 张伟伦
出版:更新:

今日为壬寅年的大年初一,在此先向读者拜年。祝大家虎年万事大吉,身体健康。从今日起,港股将会连续3个交易日休市,至年初四(周五)才会重开。虽然在休市期间,大家总希望多将精神落在“吃喝玩乐”,并将目光暂离股市。可是市场是不等人,想在股海中有收获,就算是长假期,仍要花时间“做功课”,为未来做准备。言归正传,牛年港股表现有目共睹,全年累泻逾2成,与对上一个牛年累升61%的走势,根本不可相提并论。
经历了一个让投资者失利的牛市后,港股在新一年是一只“猛虎”,还是一只“小猫咪”?综合专家意见指出,新一年大市有不俗表现,更有可能挑战29000点以上。不过专家亦提醒,指出港股并非会一帆风顺,若联储局采取更进取的加息步伐,不排除大市会在今年首季下试22000点,建议投资者待联储局今年3月举行议息会议后,才作部署。

历来虎年港股三升一跌

港股经历了牛年弱势后,投资者当然希望可以承专家贵言,在新一年摆脱颓势兼收复去年失地。若从历史走势,原来港股在虎年录升幅机会达75%。翻查过往大市在历来4个虎年,走势是三升一跌,其中最理想为1986的虎年,全年劲升47%;不过在1974年的虎年却劲跌49%。或许投资者认为这两个虎年表现或较极端,担心新一年港股亦会大上大落。便可以再看看港股在另外两个虎年表现。在1998年及2010年的两个虎年,大市分别升1.62%及17.96%。看完这些数据后,反映出港股在虎年多上扬,会否让大家安心一点。

历来虎年,港股多录升幅,但74年虎年恒指却几近腰斩。

沈大师﹕立夏过后港股有新气象

当然过往港股于虎年出现升多跌少的现象,不等于将来一定会重现。为何专家会较看好新一年大市走势。人称沈大师﹑不论对股票或是风水术数皆素有深入研究的讯汇证券行政总裁沈振盈指出,在虎年将会出现港股与美股脱钩,即美股跌而港股上扬的情况,特别是过了第一季,港股会走自己方向。由于大市经过2021年的“杀估值”后,已处于合理水平,反观美股仍被托住,不排除在今年首季美股会出现震荡,而港股在虎年可以“生龙活虎”。

被问及大市在虎年可否攀上27000至28000点时,沈大师直言难度不高,并指出由于立春八字欠火,五行属火的电讯及科技股值得留意。他又指出待立夏过后,港股会有新气象。

沈振盈认为,投资者于虎年可留意属火的电讯及科技股。(资料图片)

李慧芬﹕内银股具上升动力

高宝集团证券执行董事李慧芬亦看好虎年大市。她指出大市经历2021年跌市后,相信会在虎年回升,事实上大市从今年1月初的低位逐步回升,亦见有投资者入市买货。若今年大市处于升势并被28000点,不排除可以挑战29000点,甚至29600点。

被问及今年有哪些股份可留意时,她指出由于联储局已准备加息,能从加息反惠的银行股如汇丰(0005)﹑恒生(0011)及渣打(2888)可以留意,又指出内银股具有上升动力。不过她提醒内银股走势中间会有跌荡,其中一个原因是内地去年政策影响,或会让内银股临坏账压力,因此她预期内银股走势会是“上一级﹑后横行,再上一级”的走势。

李慧芬又指出,内房股亦可以留意,特别是具有较强资金流及负债率较低的内房股。

此外新能源车股及资源股,皆为可以留意股份,她指出前者能受惠于内地不同地方希望在2025或2030年,全面更换成电动车。资源股则在通胀因素支持,惟要小心若价格升幅太急,中央政府会出手干预。

被问及新一年投资者的资产组合配置时,她指出投资者风险胃纳可略加大,并且在通胀环境下,今年无须持有太多现金,又建议投资者可以考虑持有黄金及小量虚拟货币,毕竟通胀难在2至3个月便会消退。

李慧芬指出,在新一年内银股值得留意。(资料图片)

连敬涵﹕待3月联储局议息后再部署

可是勤丰证券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连敬涵,却对虎年大市表现有保留,认为近期港股表现较佳似属虚火,情况就如同去年1月时,在市场传出基金建仓消息,带动港股上扬。可是自牛年农历年开始不久,大市已无法延续鼠年尾升势,担心虎年会重复这样的走势。由于联储局就3月加息取态相当明确,他更不排除届时当局会一口气升半厘,因此他对未来港股能否延续早前升势有保守。

他进一步指出,随著企业业绩将至,投资者普遍对大型科技股业绩无甚期望,不排除大市有机会下试22000点。他又指出若投资者手上持货已有一定利润,可考虑先行获利,待联储局在下月议息会议后再进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