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IPO今年失色 明年冀藉中概股发围 惟看内地监管取态|聂振邦
自9月第三周以来 (9月20至24日),至今历时共12周,除了前周 (11月29日至12月3日) 大市日均成交额约1,643亿元,其余11周都低于1,360亿元。
面对过去近三个月按周计逾九成日子日均成交额低于1,500亿元的合理水平,并且实数是较合理水平低一成或以上,充份反映已经历较长一段日子港股交投淡静。毕竟于6月至11月半年之间有五个月录得跌市,令无数投资者对港股表现心灰意冷绝对可以理解,欠佳的投资气氛亦令新股市场受累。
香港新股集资额跌出全球三甲
上周四 (12月9日) 全球公认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发布“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2021年回顾及2022年展望”报告,按著截至2021年12月5日的数据推算,今年香港IPO募集资金约393亿美元,较2020年约512亿美元预算锐减超过23%,世界排名要由去年的第三降至今年的第四。
去年香港共144只新股集资上市,毕马威预期今年为110只,而截至2021年12月10日实际仅88只已上市,截至12月17日则预算会有6只新股上市,即合共94只,较上述的110只仍欠16只。
今年上市新股或少于一百只
现时新股大概招股截止后一周会上市,意味12月24日或之前不足16只新股进行招股,最终新股上市数目会较毕马威预测的为少。留意现时只有6只股份已通过上市聆讯,但中国中免已表示不会在今年于港交所上市,可见最终能否达到100只新股上市也有变数,更遑论是110只。
至于9月至今已上市的19只新股,以12月10日收市价计算,只有海伦司 (9869)、微创机器人─B (2252) 和三叶草生物─B (2197) 高于上市价,不过海伦司和三叶草生物仅高5.46%和3.89%而已。
中概股来港上市步伐变数多
再撇除固生堂 (2273) 平收在上市价,代表期内19只新股有15只已“破发”,比例高近八成,自然令普罗投资者无意认购新股,招股销情欠佳导致潜在新股大多数无意在2021下半年安排上市。
虽然上周发文时已表示12月初美国证监会 (SEC) 宣布一项新法案,倘若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不愿意提供审计底稿予美国证监会,意味著将有大量中概股会被退市,可望加快中概股来港上市的步伐;但也要留心港股走势疲弱或会“拖后腿”。截至今年12月10日只有8只中概股来港上市,占已上市的88只新股却不足一成。
不过无可否认若大量中概股来港上市可望一洗今年香港IPO的颓风,毕马威的报告指出截至今年12月5日共7只中概股在今年已上市,集资额占总体香港IPO的27%。只是7只股份经已带来如此果效,而潜在可在港上市的中概股却超过200只,由此推断明年香港IPO不但很大机会重返全球三甲,甚至有望问鼎首位。
当然,关键在于内地监管机构的取态,惟有内地行业整顿的阴霾消散,港股投资气氛才可望回暖,有利香港新股市场发展。传统12月至2月是新股集资旺季,然而我们已失却了12月,故此明年首两个月成焦点,新股市场能否再迎来荣景需要拭目以待。
【财经专栏】聂振邦(聂Sir).新股聂人|华盛证券分析师
笔者确认本人及其有联系者均没有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在执笔前三十天内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发出后三个营业日内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笔者现时也并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