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局﹕分3阶段扩大BUD专项基金资助地域范围至37个
疫情持续多时,令营商增添阴霾。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日前举行传媒访谈会,主席林宣武和总裁毕坚文剖析香港企业在疫情下遇到的挑战及营环球商环境的变化,以及分享了生产力局对业界的支援等。
林宣武: 香港商誉是最好
本年三季度“渣打香港中小企领先营商指数”为46.6,较二季度上升4.4,连续3季上升,更创下近3年新高,反映香港中小企在新冠肺炎疫情放缓下,逐渐重拾营商信心。林宣武认为中小企指数可观,对中小企业营商有信心,但仍有很多未知数。第一,疫情反弹之下的影响;第二,原材料缺乏和成本高昂。他解释指因疫情令大多而工厂未能开工,过往因为中美贸易战,所有美国买家在2、3年前开始已希望香港厂商不要在中国买货。但因疫情令美国买家不理贸易战,并劝厂商于中国买货。加上,东盟流水线因疫情停摆,“因此通货膨胀会对商家影响较大,而企业仍会将成本费用转嫁给消费者。”
香港机遇方面,他又指香港商誉是最好的,必定能准时交货,从而令不少买家于疫情回港找厂家处理货品。与前12个月比较,他预计流水线生意大约上升了百分之十几。毕坚文又指,该局为政府上年推出的“再工业化资助计划”作出不少贡献,仍看到业界反应不俗。他表示尤其食品加工业、保健品和环境方面生产等有较大机遇,它们已开始落地做生产。
企业最多可获逾3000万元政府资助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办的“中小企资援组:2021政府资助基金博覧”将于8月11至13日在生产力局举行。今次会提供超过50项不同的政府资助基金及支援计划。其中4项最受中小企欢迎的资助基金为:BUD专项基金、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EMF)、科技券(TVP) 及企业支援计划(ESS),总资助额高达1,500万元。基金博覧费用全免,并设有超过20场不同主题的网上研讨会、工作坊和近35个摊位包括多个主题:“金融及商业发展”、“初创及创意工业”、“海外及内地市场推广”等,提供1对1免费咨询、传授基金申请贴士。
毕坚文指过去3年“中小企资援组:2021政府资助基金博覧+”经验,业界反应正面。政府在上星期已将BUD专项基金的资助地域范围由20个经济体增加至37个,分3个阶段进行,每间公司累积资助上限,由400万元增加至600万元。
他预期若企业老板参加了4项最受中小企欢迎的资助基金,可获1,680万元政府资助,资金不用偿还。若公司对工业化有兴趣,更可多1,500万元政府资助,从而最多可获3,180万元政府资助,提交申请表后预计2至3个月资金会到手。他望今次推广能帮助中小企老板扩充套件更多业务,提升竸争力和生产力以应付不同业务的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