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悦拆局|叶俊亨夫妇求取消卖股 新旧股东角力 三大问号逐浮面

撰文: 詹咏渝
出版:更新:

卓悦控股﹙0653﹚易手后,围绕公司的风波愈演愈烈。新旧主除了因为钱银𫐖轕对簿公堂外,更互相出招,“新主”、紫荆党创办人陈健文上月召开股东大会,罢免“旧主”叶俊亨夫妇执董职务,行动随即引起二人反弹,日前入禀禁制陈健文罢免行动,更要求取消卖股。随著新旧主的纠纷逐渐浮面,卓悦这一宗看似平常的卖盘交易,也浮现出三大问号。

卓悦日前在公司总部举行股东大会,旧主叶氏夫妇未有到场。(詹咏渝摄)

卓悦卖盘看似早于去年2月尘埃落定,当时创办人叶俊亨夫妇近乎沽清手上股份予原第二大股东兼副主席陈健文,想不到近日却爆发纠纷。

两边出招,路线相对分明。一边厢,陈健文在公司层面“做嘢”,除了罢免叶氏夫妇董事职位,取得董事会控制权外,还“由上而下”裁员,据指上至人事部,下至前线门市售货员,无一幸免。

另一边厢,卖盘后持股比例大减至不足1%的叶俊亨夫妇,主力诉诸法律。今年5月,叶俊亨妻子钟佩云率先入禀,控告卓悦化妆品批发中心尚未归还多笔贷款,金额高达4,430万元。到了上周五﹙9日﹚,叶氏夫妇再入禀高院,民事控告陈健文,指他违反早前购入卓悦时的协议,要求法庭颁令宣告有关股份买卖协议无效,并交还卓悦的股份予夫妇二人 。与此同时,又禁制罢免执行董事职务,并要求赔偿。

卓悦卖盘予陈健文﹙图﹚后,旧主仍持有公司支票簿、印鉴等,做法令人啧啧称奇。(资料图片)

问号一、卖盘后“旧主”仍有实权?

叶俊亨夫妇于2020年向陈健文卖盘后,持股比例微不足道,但值得留意的是,两人当时继续担任卓悦的执行董事,而文件显示,叶俊亨仍持有公司及其各附属公司的所有支票簿、公司印鉴及印章,犹如“掌匙人”。直至近日,叶氏夫妇入禀控告公司,卓悦才采取行动,要求叶俊亨归还由其所持有的公司及其各附属公司的所有支票簿、公司印鉴及印章,并罢免二人职务,且强调他们未获授权代表公司进行任何交易。

叶俊亨夫妇一手创立卓悦,卖盘后仍留下管理公司,估计是有利公司过渡及继续营运,但这类情况又是否普遍?一名熟悉上市公司买卖的资深人士分析道︰“有时﹙公司﹚易主后,新主唔想要某啲旧业务,但一时三刻又甩唔到手,通常就会叫‘上一手’处理埋先”。他估计,双方易手初时关系不俗,故让旧主保留支票簿、公司印鉴及印章,方便跟进原有业务,但近来“闹不和”才令事件浮面。

卓悦股东爆纠纷,即有员工向媒体反映公司经营混乱。(资料图片)

问号二、经营被指混乱 员工攞货也被拒?

今次“纠纷”风眼位之一是卓悦化妆品批发中心有限公司,该公司一度被债权人旺角中心的分店之业主申请清盘,终在今年1月“摆平”,获撤回清盘呈请。但其后,又被钟佩云入禀追讨4,430万元欠款,而卓悦现大股东兼主席陈健文近日亦遭叶俊亨提出申索款项。

批发中心在这场风波中多番出现,似是新旧主角力战场之一。有趣的是,自纠纷爆出后,公司经营被指混乱。有卓悦员工早前向《香港01》透露,“公司内部‘笠笠乱’,下至收银、售货员,上至人事部都大地震,前线流失唔请人,内部人事部直情系大整顿”。据悉,在易手后卓悦化妆品批发中心经历了一次“换血”,该员工又呻公司支援不足,“向公司攞货,佢问我点解要攞,连拎个眉钳都要问,做零售点可以冇货摆喺度俾客睇?”

对于员工的申诉,卓悦6月中回复本报查询时指,目前业务营运、销售及采购一切正常,如有投资者需要留意的消息,公司将以公告形式发布。

卓悦控股近日积极发展电商,伙拍香港华为云攻零售科技服务。(资料图片)

问号三、新主如意算盘打得响?

虽然卓悦扎根香港多年,但始终业务以化妆品零售为主,主要客源来自内地自由行,疫情来袭对其负面影响不小,就算有政府补贴,业务仍乏善可陈。加上传统零售近年受电商“拙拙逼人”,经营环境荆棘丛生。资料显示,卓悦连续五年亏损,截至2020年12月底止,期内现金只有2,030万元,银行借款却高达4.12亿元。

卓悦难言是一盘“Sexy”的公司,但陈健文却选择于去年2月以1.58亿元买入叶氏夫妇所持有的40.4%股份,公司壳价约莫4亿。上述熟悉市场的资深人士分析,“本身陈健文都系第二大股东,见到公司盘数唔掂但自己冇话事权,不如出多少少钱做埋大股东,自己做好过”。

事实上,陈健文取得公司控制权后,便高调进行电商“转型大计”。其中,包括鼓励员工由售货员转型做“KOL”在网上卖货。为了支持转型大计,卓悦与香港华为国际签合作协议,找“外援”发展新零售科技服务,刺激股价曾飙1倍。同时,获远东发展(0035)认购价值1.295亿元的可换股债券,可按每股0.19元转换成6.81亿股。其中1亿股已在今年7月6日获转换,涉资1,900万元。

不过,这个转型,内部也遇有阻力,据悉有售货员被要求转为合伙人,也被要求“转型”做KOL(网红)等,但终因员工集体拒绝而被搁置。公司明言,为配合“新零售消费+科技”业务发展的大方向,正进行优化人力资源架构,积极配置零售及科技专才,打造“生活百货”的经营模式。但目前看来,陈健文能否完成转型大计,仍存在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