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研究显示与中国脱钩无助缓解企业风险
撰文: 张伟伦
出版:更新:
中美关系升温,促使不少国家或地区企业计划将生产线离开中国,可是有研究却显示,与中国脱钩无助企业纾缓风险。
由中文大学联同美国乔治华盛顿与芝加哥大学的学者联合进行研究,采讨供应链活动如何在新冠疫情的不同阶段,反映于信贷风险之中。
研究作者之一﹑中大商学院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学系助理教授吴靖指出,通过探讨疫情的两个阶段,即当中国处于经济停顿期及重启经济时,供应链的中断与恢复,对美国企业的信贷风险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停顿导致供应链中断,因而令信贷风险增加,经济重启令供应链活动恢复,推动信贷风险降低。当经济中断时,信贷违约掉期(CDS)利差上升6至7%;当经济重启令供应链活动恢复时,信贷风险改善16至29%。
研究结果亦显示,中国供应链活动恢复对改善信贷风险相当显著,超出疫情在中国蔓延时令供应链中断时的负面影响。
上游行业受中国需求减少影响较低
研究并发展当中国供应链活动恢复时,与家庭需求密切相关的行业,如电子产品及消费品,并未像其他行业般受惠,与美国家庭需求低迷,因此中国供应链活动恢复,亦未能降低有关行业的信贷风险。供应链活动的中断及恢复,更直接影响到石油及天然气,以及制造业等行业。
可是拥有中国客户的美国企业,则另有一番景象,随著中国经济重新开放,中国家庭需求增加,对服务中国客户的美国企业,消费品行业信贷违约掉期利差大幅降低。
研究员又发现,在疫情蔓延期间,拥有丰厚现金及更多增长机会的投资级企业,受供应链中断影响较小。同时高杠杆比率的企业则更易受到供应链中断影响,可是待活动恢复时,相关企业亦最受惠。此外研究亦发现,上游行业受中国需求减少的影响较低,因较容易物色到替代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