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寒冬|7月零售销售跌幅收窄至23.1% 超市货品逆市扬近三成
本地于7月爆发第三波疫情,零售数据至今连跌18个月。据政府最新统计,7月的零售业总销货值的临时估计为265亿元,同比跌23.1%,较6月跌24.8%略为收窄,亦优于市场预期,首七个月合计的总销货值的临时估计跌32.1%。
至于零售总销货量的则同比挫23.9%,首七个月合计的总销货量的临时估计跌33.5%。业界分析,实际上市民购买意欲依然低迷,市道未见好转,重申如疫情持续反复、减租情况未改善,至年底全港将有1/4的零售商舖结业。
▼7月零售商主要类别升/跌幅(按销货价值排序)▼
超市货品逆市扬近三成
按零售商主要类别的销货价值的临时估计由高至低分析,7月食品、酒类饮品及烟草的销货价值跌12.9%;其他未分类消费品跌7.2%;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跌53.7%;电器及其他未分类耐用消费品跌5.6%;百货公司货品跌28.8%;服装跌42.5%;药物及化妆品跌50.9%;汽车及汽车零件跌13.1%;书报、文具及礼品跌41%;中药跌26.5%;鞋类、有关制品及其他衣物配件跌53.6%;以及眼镜店跌37%。
逆市上升的类别继续是超级市场货品,同比上升26.5%;燃料升3.8%;家具及固定装置升0.3%。
政府发言人表示,即使比较基数偏低,7月零售销售的同比跌幅仍然显著,原因是本地疫情个案急升,社交距离措施因而收紧,进一步打击本地消费活动。最近本地疫情缓和或有助改善消费气氛,但访港旅游业维持停顿,零售业的经营环境短期内依然会十分困难。
业界分析:未见市道好转 年底1/4零售商舖或结业
零售数据跌幅逐月收窄,零售管理协会主席谢邱安仪解释,跌幅收窄主要因去年社会事件拖累市道,引致的低基数效应造成,实际上市民购买意欲依然低迷,6、7、8月的零售表现相似,未见市道有好转,仅由于街市受疫情波及,导致超市生意大增近三成,下半年表现要视乎疫情、经济及政治因素才能作判断。
政府推出第二轮保业计划,她称近日并无会员表示会裁员,惟有逾半商户考虑租约届满后缩舖,关店数量有上升趋势。即使协会早前呼吁商舖业主取消底租,及停止向暂时无法缴付租金的商户采取任何法律手段或收回店舖,她称会员反映情况仅少许改变,反而更多商户收到律师信,减租幅度亦愈来愈少,重申如疫情持续反复、减租情况未改善,至年底全港将有1/4的零售商舖结业。
谢太指协会将推出“Shop Shop at Hong Kong去街买”的业界自救计划,市民于参与零售商舖购物时,可透过手机App获赠印花换取礼品,礼品由商户及赞助商提供,包括港铁赞助港铁车票、Asia Miles赞助飞行里数等,活动于9月8日起开始,为期6个月,目前已有数百个零售商加入,包括化妆品、珠宝、健康食品及家品类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