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男表演“蒸人Show”筹800万 学者︰市场学上好成功
从前,无线《欢乐满东华》,吴刚师傅倾情以“饮滚油食炭”等亡命表演,为慈善机构筹款,教人难忘。不过,江山代有人才出,原来吴刚师傅未够激!马来西亚一名庙宇理事黄诚康,近日为筹钱修葺寺庙作出另类亡命表演,挑战中国古代酷刑,进行“蒸人表演”,成功筹得440万令吉(约825万港元)善款,堪称另类筹款界的“翘楚”。
真人上阵 坐足近36分钟
据外电消息指,马来西亚庙宇吉南斗母宫工作人员先将锅中的水煮沸预热,同时放入约80条粟米,而黄诚康就在“预热”40分钟后坐入蒸锅,然后将锅盖盖上,坐足35分钟49秒。至于锅内蒸熟的80条粟米,则以义卖方式出售,每条卖20令吉(约37港元)。
此前,吉南斗母宫先后进行4次的蒸人表演,当中黄诚康曾于2011年创下71分钟记录,今次算是“小儿科”。
教授:令更多人关注 已取得最大的成功
中文大学市场学系副教授戴先炽认为,从市场学上来说,“蒸人筹款”能够吸引传媒、市民关注已经是取得最大的成功。因为,有时不是人们不愿意捐款,而是根本无从得知事件;因此,以这种独特的行为吸引一般人的关注,是市场学的一种营销手法。
另一方面,戴先炽指,这种另类筹款行为亦充份反映发起人对事件的关注度,发起人的表达手法愈激动,更能带出事件的重要性,感染更多旁观者。“到底这个捐款活动有多重要?发起人有多痛苦?付出有多大?都是吸引更多人关注的一个焦点。”
“蒸人”不是唯一能募捐的手段
不过,戴先炽觉得这种另类筹款很容易让别人模仿,活动亦有一定的危险性。他笑指,其实筹钱建庙可以用其他方法,如到全世界的寺庙跑一圈,都可以吸引到一般人关注及捐钱,因此不需用到这么激动的手法,但拟于经济条件限制,或许“蒸人”是发起人唯一能够想到的募捐手段。
对于近年流行的另类筹款活动如冰桶挑战,会否违背做善事原本的意义,戴先炽直言各人有不同的意见,有些人会觉得达到筹款目的,也有些人会觉得伤害了受助者,其实只是观点与角度的问题,很难分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