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存攻略】市况不稳 弃港纸揸美金? 注意两大操作“风险”!
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加上逃犯条例修订引发轩然大波,继国际大鳄声言狙击港元后,近日网上更有言论吁“全民沽港元”,改揸美元。一时间,港元恍如“内外受敌”。
虽然本港设有联系汇率制度,一般兑换水平为每7.8港元兑1美元,令人感觉“揸港纸”与“揸美金”无分别。不过,港元兑美元汇价也存在浮动区间,并非铁定于7.8水平。从投资角度看,专家认为,散户想沽港元买美元,操作上要留心两大“风险”!
沽港元换美元 先遭银行“食差价”
须知道,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兑美元汇价并非“铁板一块”,两种货币的兑换,也有浮动区间,并非铁定处于7.8的水平,只是上下波幅不会超过500点子,港元最强不会超过7.75,最弱也不会高过7.85。
不过,这只是理论价,对散户而言,更关心的还是银行外汇牌价,皆因银行买卖货币,也要“过河湿脚”,意味兑换存在差价,因此散户沽出港元、买入美元一刻,理论上已出现“亏损”。
以汇丰昨日﹙19日﹚外汇牌价﹙见表1﹚为例,银行美元卖出价为7.8652,而买入价则为7.7891,若果斥10万港元买入约12,714美元,并于同日沽出,只能收回约99,030港元,相差970港元;至于另一大行中银香港,以昨日电汇计算,10万港元的“买入卖入”美元差价,则相差370港元。
散户“套息”赚极微利
当然,散户如果不是“贪得意”,而是坚定不移揸美金,少少兑换差价又可足挂齿?更关键的问题反而是资金是否有好出路。最常见又容易的操作,莫过于存入银行做美元定存,然则港元及美元定存息率又如何?这种“套息交易”又是否值博?
本来,美国去年加息四次,本港各银行年初都以不同幅度调高了美元定期存款利率,吸引散户兑换美元做定存。然而,随着美国加息机会幻灭,市场估计甚至有减息的可能,加之近期港元定存息率近日高企,已令“套息交易”的诱因大减。
以10万港元存款定存一年﹙见表2﹚计算,现时中银香港的港元定期存款利率为1.95%,美元定存则有2.35%,两者相差0.4%,前者收息1,950元,后者收息2,350元,相差约莫400元,但如果计及兑换差价370元,定存相差只有30元。
港元有机会回勇
华侨永亨银行经济师李若凡便认为,从收益角度来看,港元作定存为较佳的选择。她指出,根据联储局近期的言论,市场预期将会减息,美元高息快将完结,“减嘅机会大啲,上嘅空间不大”。
反而,由于一些市场的短暂“干扰”,包括6至7月中资企业派息,需要大量港元,令银行需要大量储备,所以“近期港元息口几高”,银行的利率“算高水平”。李若凡预期,下半年的息口不会出现大幅度调整,所以一年内的港元高息定存“做得过”。
目前,港汇企于7.82水平,贴近弱方兑换保证水平。星展香港财资市场部董事总经理王良享则认为,受拆息上升,港元有转强机会。他指出,受惠半年结、虚拟银行发牌、中概股回归等因素,势吸引资金流入香港。王良享解释,中国投资者过去透过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安排,投资不少美股,随着阿里巴巴等中概股来港上市,料将吸引这些“北水”经沪港通、深港通来港买股,为港元带来需求。另外,以往港美存息差,吸引好多套息交易,即买美元沽港元,但依家港息上升,赶走好多专业的套息活动,“少咗港元沽盘,港元弱极有限”。
港元稳阵吗?
另一边厢,中美贸易战,加上本港政局不稳定,再有大户高呼沽空港元,假如联系汇率崩坏,持有美元,岂非能“逃过一劫”?王良享则相对“淡定”。他解释,联系汇率一个关键操作是,当港元太强或太弱时,港息便会“上上落落”,例如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水平时,金管局便可能出手买入港元、沽出美元作干预,并将买入的港元“收埋落袋”,不向市场注资,由于市场港元减少,港元利息自然要上,支撑港元汇价。
王续称,虽然利率上升,有机会令港股及楼市有下跌压力,但料亦只是短期效应,未必可长期持续,原因是当息口上升、资产价格下滑,最后还会吸引资金回流,买回资产、吸港元。
他又认为,要令港元大幅贬值并不容易,因为本港外汇储备充足,金管局有能力亦有决心捍卫联汇制度。目前,香港官方外汇储备资产达4,378亿美元,足够香港支付外币有余,“香港贸赤不是好高,一般而言储备要支付36个月的进口,这绝对不是问题!”此外,王良享又指,虽然本港银行体系结余只有500多亿港元,但银行持有大量外汇基金票据,缺钱时可随时沽出套现或抵押取港元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