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文章﹕人民币国际化 要建立回流机制破樽颈
撰文: 张伟伦
出版:更新:
国家开发银行资金局相关负责人撰文,指出在贸易项目的计价及结算货币存在上限樽颈,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构建回流机制。通过建立回流通道,实现金融市场融合,方可以打破樽颈;又建议推出“附加发行”试点,形成外资债有序推进稳健模式。
文章指出在贸易项目的计价及结算货币,对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贡献有限。一是全球外汇的使用,仅有5%与国际贸易及直接投资有关,二是随著人民币单边升值不再,贸易项下人民币计价及结算表现实际上有所回落。
美元地位难在短期内打破
文章又指出全球私人部份使用以美元为代表的结算货币,形成货币使用的外部性,不断增强美元货币国际化地位。人民币在短期内难以打破这种货币惯性。
文章表示债券对外开放要集中力量,以利率债作为境外主体手人民币头寸的价值担保,及流动性管理工具。可是当然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债市开放将不可避免受外部冲击影响,认为利率债市场对外开放,应有序推进。
文章建议参考美债渐进式开放历程,通过“附加发行”机构分阶段开放利率市场,一是透过特殊附加发行,对敏感项目及国别,在一级市场发行时确定发行价格,配置国通过买方代理按确定价格进行资产配置。二是利用常规附加发行,在发行额度上进行定制服务,其发行及交易数据可完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