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经济对话”论坛成立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助阵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SIPA)宣布将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和其他学术机构合作,成立一个新的系列学术论坛──“中西经济对话”,以增进西方对中国政策及其持续融入全球经济的趋势的认识,并启发新的观点与诠释方法。
SIPA表示,该论坛将聚集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美国财政部长等官员和北大经济学家, 致力于促进不同理论和循证视角的辩论。论坛将就中国与西方的政策及政策制定方法进行比较,并考虑各国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的溢出效应,就各国的选择对国际间的协调、关系和经济效应的影响进行评估。
论坛有机会在香港举行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Merit E Janow称:“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国际化及其从投资主导模式日益转变为消费和服务驱动的模式,为辩论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及时的机会。 SIPA和哥伦比亚大学有悠久的中国研究及与中国学术和其他机构合作的历史。我们非常高兴能通过开创这一新举措而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的关注。”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中心首席顾问、《香港01》创办人于品海表示:“目前中国与西方对世界的看法正在分化,西方错误解读中国针对经济发展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的机率越来越高。 ‘中西经济对话’将为中西方的学术界提供一个宝贵的交流机会,希望能突破常规模式促进双方的相互了解。”
“中西经济对话”论坛暂定于明年开始,于中国内地和纽约两地交替举办。被问及论坛会否也在香港举行,于品海表示:“绝对有可能”。
中西经济学难得“交锋”
成立于1754年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全球经济学重镇之一,过往曾诞生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包括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William Vickrey、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t‧A‧Mundel、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oseph‧E‧Stiglitz和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dmund S. Phelps。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中心主任是林毅夫,林毅夫曾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是中外最知名的中国经济学者之一,他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成败经验推展出的“新结构经济学”,被认为是其中一种能较有效解释中国经济发展情况的理论。去年初,作为内地经济学界的“政策派”代表人物的林毅夫与“市场派”领军人物的著名经济学者张维迎便就产业政策存废举行了一场大论战,引起了不少关注。
“新结构经济学”强调创建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之间的协同作用,主张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家应该聚焦于发展根据其要素禀赋所决定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形成竞争优势。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广受欢迎,波兰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和发展部部长莫拉维茨基表示,他在制定波兰的长期发展规划中,也是从新结构经济学中汲取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