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华金融战一触即发 联汇危在旦夕? |伽罗华
特朗普重返政坛,极速公布内阁班底,几乎是清一色反共大将,受中国重点制裁的佛州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获委任为国务卿,是特朗普迄今为中国送上含金量最高的大礼,显然特朗普政府对华发动的不只是贸易战,金融战的开打亦迫在眉睫。
鲁比奥是美国政界最反共的头号人物,他也是最勤劳的参议员,一年可提300多项议案,平均每个工作日提两项议案,由2018年至今六年任期,他推动了《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台湾旅行法》、《台湾防卫法》、《2022年台湾政策法》及涉港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今年他有份推动《中国贸易法》,其中一个关键条款就是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近日已随特朗普上台而加速进行。
过去四年,拜登大致延续特朗普1.0的关税政策,对华的高科技产业实施“小院高墙”,强调精准打击,对低技术产业则留有余地,也甚少在金融领域造文章,例如禁止美创投基金投资中国高科技项目,促使红杉基金这类创投基金重组一分为二,以规避美方制裁,但这些政策重点针对的是中国高科技项目,并非制裁金融业。
至今年3月20日美国国会才通过稍为像样的No China in Index Funds Act,法案给与美国注册的指数基金180日宽限期去剔除原有的中概股成份,但这些在拜登任内看似猛招的政策,在新一届美国政府眼中却是小菜一碟。
美不断削弱香港集资功能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要对华发动金融战,联汇制度会否被拿来祭旗?笔者没有水晶球,但任何事态发展都有其规律。近年中美关系低迷,美方其实不需要推倒联汇,只需削弱其部分功能,已足以令港元流动性萎缩,间接将香港的集资功能废去大半,当然这是笔者乐观的看法。
联汇制度是香港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石,它受到1992年美国会通过的《美港政策法》背书,该政策列明“美国应继续允许美元与港元自由兑换”,即是美方不会作出限制港元与美元自由兑换的措施,这项背书不能保证联汇行之有效,但没有美方背书却可限制联汇发挥的作用。
特朗普于2019年曾修订《美港政策法》,如总统认为香港自治情况不足以有别于中国,便有权签发行政令暂停该政策第201(a)条中适用于某美国法律或条文,所以,特朗普若有意将联汇作为谈判筹码,某程度是会影响联汇操作的顺畅,但更重要的是,实施联汇的国家必须有足够外储和很强的财政自律,所以《基本法》要求港府财政要量入为出,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作出。近年港府靠借债解决财赤,与美方制裁同样是联汇的隐患。
假设美国政府不再为联汇背书,香港要持有多少外汇才能捍卫联汇?金管局总裁余伟文今年2月曾称,“外汇储备规模要有多大,其他央行亦难有确实数字,部分会以多少个月出口等来厘定。他指,当局要求外汇储备要相当于货币基础的1.7、1.8倍,以证明香港抗震力、流动性高。”
外汇资产相当1.6倍货币基础
根据金管局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163亿美元(即32,471亿港元),按最新的港元货币基础约两万亿港元计,这比例大约1.62倍,略低于金管局的要求。在此要补充一点,就是用外汇资产来支持港元货币基础只是最低要求,因为货币基础只是整个货币供应的一部分,推动香港经济还涉及信贷,如果香港经济增长乏力,资产价格下跌,导致银行坏帐增加,这对联汇亦构成压力。
提到捍卫联汇的能力,当中有两项重要因素,其一是官方外储中的美元比例,其二是前文已提过的港府财赤恶化问题。
首先,金管局没有披露外储组合的结构,外界估计美元资产逾六成。据美国财政部截至8月底数据,香港持有价值2,358亿元美债,约占外储资产近57%,加上美股投资,这个估计合理,但外储资产除了美元、欧元等硬货币外,亦包括不太流通的人民币资产。
在中港贸易频繁的年代,香港外储组合纳入人民币是顺理承章,,但2022年港府修订《强积金计划一般规例》,将中央政府及内地政策性银行获纳入为“获豁免当局”后,每个强积金基金可把最多三成的资金投资于这类国家级债券,所以,可以推算香港的外汇储备最多有三成为人民币资产。
人币贬值可缓解中企关税压力
若特朗普对华开征60%、甚至100%关税,中国政府极有可能通过人民币贬值去缓解关税对中国企业的影响,这是政府以国家机器补贴出口业的最直接及高效方式,本来人民币并不自由兑换,对捍卫联汇作用不大,过高的比例会削弱其他流通货币的比例,间接减低捍卫联汇的能力。
另一削弱联汇的是本港日益恶化的本港财政,原本预期2024/25年度港府地价收入约330亿元,但截至10月底止,卖地收入仅为37亿元。若卖地收入远低于预期,财爷陈茂波去年预计政府财赤会延续至2027/28年度可能要再推迟。
近日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希望港府及工商界要做“贡献者”,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则委婉回应,商界愿意实际行动支持政府,但都要“计掂条数”,希望港府不能一意孤行。言下之意就是政府不能只迷恋高地价,若没有地产商投地,财赤继续恶化,那么无需美方动手,联汇亦会不攻自破。
【财经专栏】大盘漫谈.伽罗华
资深财经传媒人,多年来见证金融市场蜕变,在即食资讯年代,坚持深入调研和理性分析,现以自由人身份从事商业咨询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