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中国舆论行使“市场武器化”的双面刃

撰文: 万敏婉
出版:更新:

因为一则支持香港示威的Twitter,美国职篮(NBA)踩上马蜂窝,且事态持续蔓延。
为表达抗议并“惩罚”发出该推文的侯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莫利(Daryl Morey),中国篮球协会不仅暂停了与火箭队的合作,中国运动服装品牌李宁,以及火箭队的赞助商之一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也宣布暂停合作,更有家电商长虹.美菱下架并召回所有与NBA火箭队联名的冰箱。

NBA总裁施华(Adam Silver)对莫利的说法虽不认同,确认为其有言论自由的说法,引发内地社会全面爆气抵制NBA。(截取网络)

随著NBA总裁施华(Adam Silver)认为莫利的发言虽不适当,却仍支持其有表达言论自由的说法一出,内地舆论倾举国上下怒火朝NBA疯狂射击,包括央视体育频道于10月8日发表声明,立即暂停“NBA季前赛(中国赛)”目前的转播安排,并“详查”涉及NBA的一切合作交流。腾讯体育也发布公告称,即日起暂停NBA季前赛(中国赛)的转播安排。

紧接著,国产手机品牌vivo发声明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即日起中止与NBA的所有合作,另一运动品牌“安踏”也紧随其后,至10月9日,NBA中国所曾公布的25个官方合作伙伴中,至少9个公开声明终止合作,比例达三分之一。

当然,从中国的角度,NBA来赚中国人钱,却又发出损及中国主权的言论,简直就是“吃饭砸锅”的最差劲代表,不惩罚他惩罚谁。“下架”NBA不但能表达出中国方面的强烈态度,同时也让长期对中国有优越心态的美国,能体会到“中国不是好惹的”。然而,使用“市场”作为武器,却势必得面对这个武器所带来“双面刃效应”,首当其冲的就如同台北市长柯文哲所称,“没有精彩球赛可看”的数亿内地观众。而已与NBA签约合作的商家宣告停止合作虽然只是简单一句话,背后却也得负担合约停止等经济损失。

侯斯顿火箭队此前才在日本进行2019年美国海外第一场季前热身赛。图为日本支持火箭的球迷。(休士顿火箭队官网)

当然,对不少中国民众来说,看不到NBA还有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可看,相关经济损失在持续成长的中国经济前景下也仅是九牛一毛,但对美方企业与团体所带来的打击更大。然而透过市场当武器,所产生更重要且更无形的“双面刃效应”,则是在中国社会舆论“爱国主义”所催生的民粹情绪下,对国际商机所可能带来的戕害。

有识者或许会称,商人谈的是赚钱,只要中国有钱赚,怎么可能不来。然而利益确实是商人的重要著眼点,但“稳定地获利”更是在当前全球化社会下,企业在各国发展时所需纳入的重要考量。若某个投资地点的政治风险过大,即便其拥有庞大的资金、市场、人力,国际企业在投资时可能也会有所思量,或者选择较为“速食”的投资方式,例如仅派代表处处理相关投资而不设立总部,或者在双方合作的契约中增加政治风险性条款,借以避险。

如此一来,短期内或许市场荣景依旧,但当在此投资的企业想的只有如何赚钱,而不是在当地长久经营,则对当地相对能带来的贡献也就很有限,这对当地不论是产业发展或者人力资源升级都并非正面。

从NBA事件之后,美媒《纽约时报》就以“NBA挺港事件背后:国际公司在华雷点难料”作为标题进行报道,可以一窥国际舆论到底对这起事件有甚么样的思考。文中逐一列举NBA、Givenchy、Coach、Versace,甚至高档珠宝商Tiffany的商品或广告在中国“踩雷”事件,侧面点明在中国做生意可能发生的风险已经愈来愈难料。

火箭队当家球星占士夏登(James Harden)之前虽然曾向中国球迷道歉,称“爱中国”。不过稍早夏登在日本接受访问时,却改口力挺言论自由。(法新社)

此外,莫利事件在中国随著爱国主义几乎无限上纲的抵制,也成为国际舆论的关注焦点,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民众是用甚么样的方式,来对待“说出我不喜欢听的话”的人。

当中国崛起的过程,为让全世界习惯并接受中方的崛起,透过自身庞大的市场作为手段,对触及中国不可碰触区域,以市场抵制等手段表达出强烈的反弹。虽然这可有效让国际社会了解中方的坚持,但此同时,却也形塑了中国“让我不爽就不给你做”的相对非理性态度。

毕竟换个角度来说,不论是官媒或者部分私人企业,拿特朗普调侃开玩笑,或者拿黑人白人问题说事,甚至谈及3K党或者纳粹等问题,并不会有美国或者德国企业,就此宣告与中国相关企业停止合作。

火箭队此前为了广大中国市场,曾出款了中文版本的球衣。(路透社)

因此,以自己的市场作为武器,来攻击或者惩罚从自身角度来看已经“越界”的对象,或者迫使企业“道歉”、“下架”,如此惩罚或者攻击,长期下来恐怕最终破坏的会是自身国家形象,以及能够说服国际社会的稳定商业经营环境。

反之,若不是用“取消合作”、“停止转播”这种近乎由上而下的作法,而是交由消费者自行决定,由消费者“自行”发动不愿意购买或消费相关的产品、服务,则这样的产品与服务自然无法在该市场区域内立足,这也才是真正能带给相关企业绝对打击,同时也让相关企业在投资之初,就会避免触及的“正常商道”。

总结的来说,当中国希望全世界能够理解与接受中国的崛起同时,也需要理解与接受,世界有些地方的规则不一定与中国完全相同,让商业回归商业、用消费来决定市场要芒甚么。当中国持续高喊要全球化的同时,需要理解,全球化不是只有让世界接受中国,还需要中国开门掀窗,让世界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