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孩资优吗?│王美玲
随著“资优”一词越来越普及,很多家长都想知小朋友是否资优?是否在某个领域比其他人表现得更出色?美国任汝理资优三环理论中认为资优是指有中上智能、高创造能力及高学习热忱(Renzulli,1978)。也有学者以智力三元论(R.J. Sternberg)认为具有分析智力、创造智力及实践智力的才是资优。【编按:作者为香港小童群益会服务总监王美玲】
在香港而言,我们普遍采用多元智能论,意即:
1. 智力经测定属高水平;
2. 对某一学科有持强的资质;
3. 有独创性思考;
4. 在绘画、戏剧、舞蹈、音乐等视觉及表演艺术方面极高的能力;
5. 在竞技、机械技能或体能的协调均有特出的天份;
6. 有领导同辈的天赋才能。
只要具备上述六项中一项或以上才能的儿童便可自是资优儿童。
资优儿童一般具有强劲记忆力和理解力、思考速度快且富弹性、口语能力强、有丰富词汇和想像力、好奇心强兼兴趣广泛。在学习上多是博览群书、自学能力强和喜寻根究底。相反,他们抗拒机械式背诵,对没兴趣的课题更会采取逃避态度。
香港现时约有41,000-68,000名资优儿童,他们可以透过有系统的学习展现潜能,例如在常规学习外,参加其他增益课程如机械工程、视觉艺术等。但来自基层家庭的资优儿童往往没有足够的学习资源,而学校亦难以就个别儿童提供专业教导及支援。
我认识一位单亲妈妈,凭著一份任职家务助理所得的微薄收入照顾一对资优姐弟,家中连做功课的电脑也没有,莫说让小朋友参加其他增益课程了。不过,现时有一些由商业机构赞助的资优课程,供基层资优儿童免费参加;父母亦可以多带小朋友到图书馆、博物馆等,让他们发挥自学才能,吸收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王美玲
香港小童群益会服务总监,负责由新鸿基地产赞助的“新地资优科学创意发展计划”,深信知识可以改变未来,致力帮助基层资优学童发展潜能,让他们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