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俄之争|罗宋汤其实来自乌克兰而非俄罗斯?|司徒卫镛

撰文: 司徒卫镛
出版:更新:

俄乌大战打了十几天仍未平息,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同是东斯拉夫人,语言和文化同出一源,双方都视自己为基辅罗斯的历史继承者,虽然在沙皇俄国和苏联时代曾同属一个国家。但两者“深仇大恨”,一直纷争不绝,个中恩怨从未间断。在2014年的俄罗斯冬季奥运上,奥委会提供选手村26.5万的罗宋汤,向全世界宣示罗宋汤是“俄罗斯的味道”。2019年俄国外交部又在官方推特发了一则推文称:“永恒的经典名菜罗宋汤是俄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是传统美食的象征。” 两国就为了一碗罗宋汤,在网上提早开战。这场“罗宋汤大战”从食物身世闹到族群认同,可见双方的文化战早打得不可开交。
文:司徒卫镛 | 原题:罗宋汤的前世今生

罗宋汤不仅在乌克兰被视为国民料理,更成为族群认同的象征,文化部还试向联合国申请罗宋汤为乌克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国汤被据为己有,乌克兰人愤怒回应:“好像偷了克里米亚还不够,还想偷走我们乌克兰的罗宋汤。”在纽约东村一间有68年历史的乌克兰餐厅 Veselka 的老板说,虽然有多个民族,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和俄罗斯都声称罗宋汤是他们的国菜,但只有乌克兰宣称的理据最强而有力。

+3

罗宋汤绝对起源于乌克兰,历史的考古记录中早已发现罗宋汤这些食材。罗宋汤现在到处都有,可能有5%的俄罗斯人说这是他们俄国人的菜,但其他95%的人都知道罗宋汤其实是乌克兰菜。

而我们的豉油餐罗宋汤实在好味得多

俄罗斯人声称这是他们的食物,但这是他们占领乌克兰后发展起来的菜肴。根据乌克兰文化学会收集而来的影像和文献显示,罗宋汤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乌克兰。可见罗宋汤不是乱说也不是乱做,每个地方都有种说法和有个因由衍生出来。

【作者其他文章:与楚原导演的一片之缘:表错七日情

我去过俄罗斯多次,既工作也浪荡,住过一些时间,饮过不同的罗宋汤,由小餐馆到大餐厅,到住家汤,有俄罗斯式、乌克兰式到东欧式,各种汤水大同小异,基本上不过是杂菜汤,可能当地的食材及配料质素较次,煲出来的汤始终不够鲜美。乌克兰的罗宋汤习惯用红菜头,汤色鲜艶,也有肉,尤其加 Sour Cream,喝起来味道较丰富。如以色香味总计,我们的豉油餐罗宋汤实在好味得多。曾带到访的俄罗斯朋友去尝本地罗宋汤,他们都不惯这变种味道,尤其那辣味,不过饮几次后都同意确很好味。

很多时我宁愿自制一煲

觉得近年本地罗宋汤的质素已大不如前,要不是汤色单薄就火候不足,或是落太多罐头茄酱茄膏,充满味精及色素,汤是要时间慢慢去炖熬,如不讲究食材火候,是很难煮出美味香浓的汤。很多时我宁愿自制一煲,起码真材实料无添加,保证原汤原味。私房罗宋汤秘笈也没啥秘密,不过是多年饮汤观察入微,有些基本功可和大家分享。这汤起码要份量足,浓郁够入味才有口感,在我来说,这才像样子。要平衡汤的酸甜度,不过酸不过辣,也不能过甜,更不能水汪汪淡薄得如刷锅水。

在原产地多数只是杂菜汤,我认为要加肉尤其牛辗牛筋才有质感。肉要切成大丁而非小丁,因喜欢有咬口,腍中有烟韧。肉必需先飞水切底去掉血沫杂质和异味。除了基本的蔬菜配料,会加少许辣椒和红菜头,另加芹菜入味,甚至加柠檬和橙,令味道更鲜美,汤煮好后便可捞走。切勿用蕃茄罐头,用大牛茄一个打蓉一个去皮厚切。不需太多香料,煮时放两片月桂叶,煲好时才下莳萝,Sour Cream 到饮时才放,香滑微酸才画龙点睛。我喜欢落足料去熬一大煲,饮一半时留一半过夜更浓郁鲜美,有时干脆留两夜才饮更入味。饮汤岂能缺少靓面包,豉油西餐都例配搭软餐包,我反而不感兴趣,如自家制罗宋汤,喜配烘热的酸种乡村包或 T150 法国全麦面粉做的酸种面包,味道浓郁口感结实,充满外脆内软的麦香原味。

作者关于饮食文化的专著——

司徒卫镛《节日的味道》(图片由三联书店提供)

书名|节日的味道
作者|司徒卫镛
出版|三联书店(2021.07)

原本好端端的一碗暖心汤,竟成了顶心顶肺的燥火汤。当你看清楚罗宋汤背后的沧桑史,原来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流亡史,从乌克兰到沙皇逃亡到东北,逃亡到上海辗转到香港,演变成豉油西餐的一部份。谁会知在某一天,豉油西餐又要收拾细软,在某个天涯海角,再默默落地生根,展开罗宋汤的另一章。

(本文转载自作者Facebook帖文。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作者简介|司徒卫镛,专业商业设计及形象顾问、资深多媒体创作人;广告片导演及监制,曾应聘在海外各地摄制广告,屡获外国专业奖项;电影美术指导,曾获香港电影最佳美术指导金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