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城市.图辑】深圳最大“城中村”拆迁 白石洲居民何去何从?

撰文: 外部来稿(国际)
出版:更新:

今日,图片说故事,来讲讲隔壁深圳的拆迁。“拆迁”对于香港来说,虽然不熟悉,但其实也是反映底层老百姓居住空间的问题。首先,为何而拆?原来地方的住民何去何从?一家人的工作、教育、养老等等,谁负责协调妥置?那么,拆完了,又要盖甚么?这些种种,让《香港01》用镜头告诉读者。(夏鹏程摄)

“白石洲”是深圳最大的“城中村”,15万人居住于此,这里聚居著大量来深圳打拚的底层劳动者,被称为“深漂第一站”。
2019年7月开始,住在白石洲北区上白石、下白石、新塘、塘头四个村子的租客陆续收到房东通知:因白石洲城市“更新”工作启动,租客最迟要在9月初或9月底前搬清房屋,结清房屋租金、水、电等费用。
这突如其来的通知,打乱了租客们原本的生活节奏。短短两三个月内不仅要完成找房、搬家,还要想办法解决搬迁后子女上学问题。(VCG)
号称“旧改航母”的白石洲拆迁案,拖延了14年后,终于在2019年启动。位于深圳市中心的白石洲,地理位置优越,但当地拥挤杂乱与外部的高楼大厦形成明显反差。(VCG)
夸张的是,与白石洲一路之隔的西边是一个高尔夫球场;与白石洲一墙之隔的是一个别墅区,而穷人和富人的生活仅一路之隔。
在路上偶遇一位工人躺在车棚子里,名为胡幼祯。他在深圳帮人拉货挣钱,一个月收入在4,000元人民币左右。
据了解,白石洲旧改项目将由绿景中国与华为共同建设。特别一提的,绿景集团的规模不到50亿,却拿到了估值2,200亿的白石洲旧改项目。
2019年6月15日,白石洲城市更新项目签约启动大会上,开发商表示,房东们三个月内签约的话,奖励8万元和1万搬迁费,还有固定车位使用权。于是,房东们纷纷贴出告示让租户9月1日之前搬离。9月1日之后将停水停电,这突如其来的通知让租户们措手不及。
大规模的搬迁正在进行。路上所见,好似深圳全部的搬迁车辆都涌入白石洲,让当地更加拥挤不堪。图为三轮车师傅和货车师傅在树荫下等著搬家的生意。
一名环卫工人在椅子上睡著了。看到我拍照,揉著眼睛说:我是夏荷婷,在白石洲的环卫工人,因为拆迁,被通知8月底不用来上班了。
白石洲的租户大部分是长期居住于此的,他们做著最底层的工作,拿著低微的工资,见证了深圳的发展。原本,白石洲低廉的房租可以给他们一个容身之地,但拆迁之后的白石洲却建起高档住宅,而这群“原住民”的收入在昂贵的房价前,不值一提。
城中村的周围被高档公寓和别墅区包围,富人们家的小孩大部分在私立学校读书。深圳的学位非常紧张,但是白石洲里的学位却像是给打工仔的福利,公立学校的学位反而留给了这些外来打工仔的孩子。但是,学位又跟著租房资讯走,一旦搬离白石洲,小孩的读书问题如何解决?
经过一番讨论后,当地教育局最后和家长们协商,在读的学生可以继续在白石洲。但家长们担心,将来拆迁工地混乱,孩子上学途中的很难保证安全。
来自湖南的陈窘廷先生,一家六口住在三十多坪的出租屋里,月租2,300元他还把一室一厅的房子隔成了两室一厅。这时,陈窘廷对著儿子翔翔(右2)说:“把手手伸出来。”
窘廷之前是报社做广告员,因为纸媒不景气转行去做司机。每天下午3时出车,第二天凌晨3时回家。父母睡在客厅的床上,陈先生的父亲是环卫工人,接下来也要面临著失业的窘境。母亲则在家带两个孙子。现在,该何去何从?窘廷真的不知道,也毫无头绪。
白石洲拆迁,带走的不仅是租户们栖身之所,还有孩子们上学的希望。
中国人多地也大,但没钱的家庭,仅能窝在城市的角落。
15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被邱阿到隔成了一房一厅的小套间,一家四口人有著他们独特的居住方式:房间里放著一张双层木床,妻子和儿子住在下层,女儿住在上层。
邱阿到则独自在厨房顶部隔一间小阁楼,为照顾妻儿,他们的房间都安装了空调,至于邱阿到的阁楼,只有风扇还不透风。邱阿到说:房东是他老乡,曾经告诉他放心住,你女儿出嫁那天白石洲都不会拆迁的。现在,听起来格外讽刺。
空间狭小环境看起来有点艰苦,但邱阿到说:白石洲这样的房子,最适合他们家。但现在,因为拆迁、搬迁,孩子要穿越拆迁建设工地去上学,让他觉得担忧。
惟宁在白石洲经营著一个菜摊,白石洲的拆迁,给她的影响不仅是孩子的读书问题,还有失业问题。
本来15万人口聚居于此,商户们靠生意为生,拆迁之后店舖只有选择关门。
惟宁为了赶在今年9月开学之前给家里找到住处,最近也在找房子。附近的社区房他们负担不起,距离尚可的民房房东得知白石洲拆迁,却坐地起价,租金平均上涨了600,这让惟宁负担不了。
惟宁感叹:她1998年来到深圳打工,说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深圳,高速发展的城市现在却要抛弃底层人民。她说白石洲拆迁是必然的,但是这次的通知太突然了,只给租户一个半月时间去找房搬走。
“何去何从?”成为白石洲居民最常说的话。
布告栏贴满著花花绿绿的,各种招租小广告。然而,这一切将成为过去。
白石洲的“握手楼”、阴暗潮湿的道路,错综复杂的电线,在将来都将成为历史。(握手楼:就是两栋楼里的人在自己的屋子里从窗口或阳台上伸出手去,可以互相拉到对方的手握手。)
据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各类出租住房约783万套、3.48亿平方米,占住房存量总套数的73.5%。
其中,城中村租赁住房约490万套,占全市租赁住房的62.6%。
部分原经济特区内及地铁沿线城中村基本处于满租状态。
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处理租客问题考验的是政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