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建筑大改造】古老四合院大改造 搞活动又得瞬间变旅店亦得

撰文: 谢欣慧
出版:更新:

一个城市的特征,不在于当地人的面孔,而是来自它的建筑。然而,面对别具特色的旧建筑,港人总会先将之划分为有价值及无价值的类别,决定应否保育活化,还是拆卸换掉。
建筑物除是城市的标记,亦是珍贵历史的载体,每一幢的价值又该怎样量度?
不如看看北京如何将人们眼中“平庸”的旧建筑活化,思考一下我们能否将旧建筑赋予新价值。

四合院与老胡同是北京的传统特色建筑。(ARCHSTUDIO)

四合院和老胡同是北京的传统特色建筑。自明清时代,北京的四合院数量日增,惟后来因战乱关系,不少四合院遭到破坏或沦为“大杂院”,又随着改革开放,有很多具历史价值的四合院,如曹雪芹及唐绍仪的故居等,都惨遭拆卸。幸好近年的保育活化声音愈来愈大,不少设计师亦视将四合院及老胡同改建为重任,例如今次分享的项目,原是一座单进四合院,设计师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外观,同时渗入现代化元素,将之变成一处有吸引力的公共活动场所。

位于北京排子胡同的“庭院变奏(Twisting counrtyard)”。(ARCHSTUDIO)
散落的房间以一片延绵的砖块连结起来。(ARCHSTUDIO)

这个名为“庭院变奏(Twisting counrtyard)”的项目位于北京大栅栏地区的排子胡同,原是一座单进四合院,由北京的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建筑营”(ARCHSTUDIO)设计,希望将四合院中古旧的设施升级之余,并将原先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建筑,改造为北京内城一处能吸引公众的公共活动场所。

波浪形的地面设计,为庭院增添生气。(ARCHSTUDIO)
地面延伸至墙壁与屋顶。(ARCHSTUDIO)

波浪形设计 贯穿室内外空间

四合院总予人庄严、刻板,每间房间自成一角的感觉。为了营造开放活泼的院落空间,设计师将四合院的空间连贯起来。为了贯穿室外的庭院及室内的居住空间,设计师想到以砖块营造波浪形地面,并延伸至屋顶及屋内,既是地板,又是墙壁,更是屋顶。将整体生活空间连结,亦为沉闷的庭院增添活泼生气。

曲墙背后是厨房。(ARCHSTUDIO)
(ARCHSTUDIO)

曲墙背后空间

由地板延伸的曲墙设计别具现代感,却同时又因为那沉实的黑砖材质,保留了四合院的传统风格。曲墙后是厨房,是半开放式设计,不会过于封闭,宴客时可避免客人看到自己正在准备食物的混乱场面,却又不会让你完全忽视客人的存在。另一幅曲墙则藏了浴室及储物室等私人空间,与客厅和庭院这些对外空间稍为分隔。

北侧正房可作睡房。(ARCHSTUDIO)
将床铺翻上,嵌入墙壁,便可当作另一用途。(ARCHSTUDIO)

嵌入式家具 空间用途随时转换

空间有限,用途却可以是无限。设计师为了增加空间运用的可能性,使用嵌入式家具,令空间的用途可随时转变。东西厢房设置了一个家具木盒子,地台暗藏可升降的茶几,可当作茶室或休闲空间;将茶几收好,放上床铺,则可摇身一变成为睡房。北侧正房的墙身亦设有嵌入式床铺,平日将床铺隐藏于墙壁,放置家具便可成为会议或聚会空间;晚上移走家具,翻出床铺,拉上帘子,则可变成睡房。改造后的四合院可以随时被租用来进行各式各样活动之余,更可成为设有三间睡房的家庭式旅店。

东西厢房设有木盒子与地台,隐藏不少收纳空间。(ARCHSTUDIO)
将可升降的茶几藏于地台,便可将空间可由茶室和睡房随时转换。(ARCHSTUDIO)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的设计师指:“庭院是四合院的生活趣味的核心来源,而这个改造项目,就是希望在房屋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局部空间的微调,将传统的庭院建筑,改造成为能融入当代城市生活的设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