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交”社交网络Minutiae 网民每日分享生活无聊闷事
流连社交网络占据现代人生活大多数时间。由盛行于千禧年代的Myspace、Twitter和Facebook到新掘起的Instagram、Snapchat,还有地域色彩浓厚的中国微博和俄国Vkontakte(VK),用户分享之图文片,无论悲喜哀怒好与坏,多属于个人生活中戏剧性部份的展示。正面的“相机食先”美食照、“登机闸口”旅游打卡、派对狂欢、毕业揽公仔留影、情侣放闪.……负面的亲友离世(虽然MK仔女会亳无体统地在丧礼上自拍再tag“#怀念爷爷”)、失恋通告、职场呻吟、毒L逢情人节叫春……社交平台个人页面的更新都被认为是生命中重要时刻,单单回顾社交网络纪录,每位朋友的生活都仿佛情节丰富、非常充实同亳无冷场。
好老实,世上边有咁多“现充”?无聊、琐碎、沉闷而千篇一律的日常,像每朝擦牙、等巴士、迫地铁、对Mon工作、厕格大解等时刻,才是现代人生活主要内容,偏偏人们会把这些“主角”过滤,将少量精彩事件放上网向朋友晒命、引人关注。
为了令大家注意返每个人的“生活中只能承受之闷”,世上最大无聊相上载区、“反社交”的社交网络Minutiae终于上线。
韩国有Anti Social Social Club这个以社交障碍同愤世嫉俗等负面心理为主轴设计理念的街牌;近日瑞典也有可称之为Anti Social Social Network的Minutiae横空出世。这个只准匿名分享无聊照片、带着浓厚“反社交”意味的应用程式,当然无可能是Tinder和Skout之类的缘份交友app,识仔沟女唔使谂。
来自多媒体艺术家Daniel J. Wilson强迫人们纪录世俗日常的奇想,再加上摄影师Martin Adolfsson建议增添的响闹提示的设计念头,Minutiae就此诞生,鼓励人们勇敢面对自己普通平凡的日常、积极拥抱“生活中只能承受之闷”,而不是浪费时间心力在虚拟的网上世界粉饰和雕琢生活点滴,把人生“打造”得像明星名人,自欺欺人。
Minutiae玩法简单又玄妙:平台并不提供设定个人资讯页面的系统,没有赞好和留言的功能,更不让用户关注别人或传短讯联络,绝对保持匿名、保障私隐。首先,程式会每日随机抽出的一个时间(不论时区),传响闹短讯提醒用户即刻拍低当刻眼前的景物上载。拍照后,用户就会跟另一位同时拍照的陌生用户(有可能来自任何一个国家)随机配对起来。
每人有60秒时间互睇对方过去拍过的照片,时限到了程式自动关闭。上述几乎没有社交互动可言的步骤每日循环,周而复始。
Minutiae两位幕后主脑Adolfsson和Wilson认为应用程式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在记者观感中确是有种“无用之用”的禅味。Wilson于访问中说Minutiae的初创资金有部份来自瑞典艺术局的资助,因此他们能够发展一个全球摧抱世俗日常的运动。
Wilson不认为社交网络是“万恶”,只是它们“最终会非常局限我们看待世畀和纪录经验的方式”,他补充说:“透过使用Facebook、Instagram和Snapchat等社交平台,我们有意无意(通常是无意识)地经历着一个重复延续的过程,就是不断微调决定我们如何捕足生活点滴的滤镜。Minutiae可以把我们自表演的压力解放,因为你再没有决定纪录何事的选择权, 人际连系都是随机和一次就完。”
Adolfsson指Minutiae每天的使用时间限制在一分钟内,设计上是反社交,不同于主流社交网络的设计不断通知提示,使到用户登入时间越长越好,甚至上瘾不断回来浏览,“这个应用程式是帮助参加者纪录人生中的‘过场’时刻的一件工具。我们通常不觉得这种时刻是重要,值得纪录下来。”
因着使用Minutiae,Wilson过足好奇瘾,每日都睇到世界各地不同陌生人不经过滤的片刻世俗日常,不过他也像其他用户,只睇到当日配对对象的照片:“即使样本规模是如此之少,我也能到处穿梭,由黎巴嫩的厕格,去到日本一个丧礼现场,甚至一个有人正在电视上睇特朗普的西班牙家居客厅。”对于这种彷如“瞬间看地球”的体验,他评价为:“既是偷窥,也很人性化。”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用户连续正确使用Minutiae达1,440日,所累积的照片将被分成两时段(每12小时一段),辑录成合共2,880页的相片集,名额限量一百人,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