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工作者著作获出版双年奖连颁两奖 陈伊敏:香港可借鉴的视点

撰文: 来稿文章
出版:更新:

编按:早前,第三届“香港出版双年奖”公布得奖结果,媒体焦点纷纷关注一书——夺得“市场策划奖”的《香港志.总述大事记》怎样“实至名归”(评审语),尚有各路出版物获奖,甚至有一书两奖的现象:《看见生命的火花:德国高龄社会纪行》 夺图文书类出版奖和优秀编辑奖。本版邀请作者分享她从构思到出版的心路历程,微观人口老化现象中的欧洲长者怎样思考。

我们从小被教育如何“长大”,却鲜有学习怎样面对“老去”。

2013年,探访独居长者的经验开启了我对“老”这个话题的探索。

有一位九旬的伯伯,离岛的家有个大花园栽种果树。第一次见面,他摘了龙眼请我吃;两年后,他随手摘个芒果给我;最后一次见他,木瓜、香蕉和番石榴都静静地躺在地上烂熟发酵,他却无法弯腰去捡。不久,他竟坐著轮椅被送入老人院。

文:陈伊敏

德国小城Arnsberg的长者相聚一起运动后玩乐。图片来自《看见生命的火花:德国高龄社会纪行》(照片由作者拍摄 )

“我老到没有力了。”这句话深深触动我:原来力量最终会从一个人身上消逝……老到无力,是怎么一回事? 老,到底意味著甚么?

记者工作的日常,这个问题不时萦绕心头。曾报道过不少高龄社会的议题,例如长者拾荒、医疗、护老者、临终关怀,有感香港人谈“老”,似乎总是和“问题”相连。细想,传媒揭示问题的同时,似乎放大了高龄社会的负面和长者的弱势。传媒呈现了甚么样的老年景象,大众对长者的集体印象,都影响每个人对“变老”的理解与想像,乃至影响不同世代之间的相处——你问父母“吃药了没有”,还是问他们“去哪儿玩”,是截然不同的对话气氛。

年逾八旬Jutta Montag热爱健身。图片来自《看见生命的火花:德国高龄社会纪行》(照片由谭志荣拍摄、作者提供)

在揭露问题的同时,我愈发看到社会的需求——寻找高龄社会新的可能性。 三联副主编李安深有同感,支持我就此议题写书。

第一站我选择了德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先驱。 我的写作计划获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无界行者”奖学金支持,“当我老了,想过怎样的生活?”我带著问题上路,2015和2017年两度赴德国探寻。走访19个城市, 做了200多个访问,从高官到救济金领取者,从两岁到105岁,从个人的老年哲思到公民社会的自主行动,前后跟踪记录了四年。

赴德前已有定位,但两百多个访问如何取舍?成书之路不易,一度深陷资料堆,多番踟蹰。幸有李安提醒,所备素材已多达三本书了。于是忍痛割舍,只取对华人社会较可借鉴的故事。数年来,幸得一众师友启发,常彻夜与我讨论内容。交稿前,摄影记者李汉斌和周耀恩从上万图片中精选编排,令每章节图片恰到好处。另外,编辑庄樱妮认同我的理念,设计师李嘉敏相助……书末感谢名单逾百人。正是不少人的共同愿望,深耕成《看见生命的火花:德国高龄社会纪行》一书。

+2

记得有位年近八旬的婆婆——Jutta ,爱穿背心超短裙出街,有时街上遇到年轻人对她吹口哨,她俏皮一笑:“小伙子们, 别想打阿婆主意啊!”她告诉我:“人总是会老的,不过,有皱纹的脸看起来更有故事,不是吗?”

年逾八旬岁的德国长者Aline Zumbülte激励三位曾身陷困境的伯伯用音乐驱散阴霾。 图片来自《看见生命的火花:德国高龄社会纪行》(照片由李汉斌拍摄、作者提供)

难忘柏林遇见网红Günther,他装出一副拱肩缩背的模样说:“人们以为老人总是这里酸,那里痛,老得不能动?”就在电音俱乐部,满场年轻人扭腰摆臀,年过七旬的Günther和他们一起流畅地摇摆,疾转,有时舞通宵。

老去,可以是多元的。人口老化,不只是老人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

德国有许多城市持续下功夫兼容不同的世代,城市决策和议政体系没有排除长者 。 例如小城Arnsberg花二十多年去创建长者友善社会,多代中心入驻社区,多代工作坊扎根学校:孩子自幼学习老是怎么一回事,体验和长者相处,渐成公民教育。官方将教育、医疗、交通、福利、文化、城市规划等不同领域整合,懂得善用社区力量,就连便利店职员也帮忙辨识脑退化走失的老人。随著老年人口渐多,一些道路改变了转灯时间,让长者得以慢慢地过马路。人性化的城市,照顾著不同年龄的需求,诸如无障碍通道、夜间照明等,让所有人皆受惠。

年逾八旬的德国长者Jutta Montag热爱健身。图片来自《看见生命的火花:德国高龄社会纪行》(照片由谭志荣拍摄、作者提供)

我并非要推崇德式养老,而是希望借镜德国如何应对高龄社会的挑战,怎样创意地面对问题。书写的是德国,但选取的是香港可借鉴的视点,亦希望看见香港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最终,德国作为地域背景并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面对“老”这一课题时能有所启发,思索共同的困难与经验,看见每个人的可能性——不管活到多少岁,都可以点燃生命的火花,都可以闪闪发光。

提前30年写“老”,总胆怯有份隔岸观火的距离感。与这些比我大半个世纪的异国长者相逢,听他们细说生命之秋的苦与乐,甚至和他们一起生活,由此挖掘到一个个宝藏。无奈有时一边结识,一边告别。书写完之前,有几位老友记离世了。而我有幸记录了他们在人生旅程绽放的火花,对我来说,是深刻的生命教育课。

德国的经验启发我对“老”有了新的视角: 年老,或许有老花,但亦有火花。不去美化老去,也不灾难化老年,而是更如实地看见:逆龄只是虚幻,衰老无法抵抗。与其一味抗衰老,不如主动迎老——边老边学,迎接生命行至不同历程的种种,学习面对皱纹,面对体弱,面对别离,同时学懂生命因何宝贵。

最后,这场探索令我对活好每个年纪有了期待。今天的念想,可主导我们未来成为怎么样的老人。现今的年纪,你活好了吗?若可遇见未来的你,想看到一个怎样的自己?

(原题:年老不只老花 ,亦有火花。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作者简介|陈伊敏,资深传媒人,大学兼任讲师。长期报导社会议题,以文字和影像说故事。曾获“中大新闻奖”、人权新闻奖、亚洲出版业协会卓越新闻奖之“卓越环境报导奖”、“ 卓越女性议题新闻奖”、“卓越专题特写奖”、“ 卓越生活时尚报导奖”等。2017年获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无界行者”奖学金赴德研究高龄社会。近著《看见生命的火花:德国高龄社会纪行》登上2019 香港书展三联畅销书榜、获选 2019 商务印书馆年度选书、香港歌德学院图书馆藏、“端 x 文艺复兴传播大奖2020”、第三届“香港出版双年奖”图文书类出版奖、优秀编辑奖等。

出版资料——

书名|看见生命的火花:德国高龄社会纪行
作者|陈伊敏
出版|三联书店(香港)

寻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