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原来意大利粗犷主义建筑与法西斯历史有关?一窥其独特美学
“义大利建筑师之所以显得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愿意承认混凝土不仅只属于某个时代。一般而言在二十世纪,混凝土象征著一个尚未抵达的未来,而它的过往则被刻意忽略;但在义大利,建筑师们反倒希望能同时传递出混凝土既是过去也是未来的双重意象。”——伦敦大学建筑历史教授 Adrian Forty。
文:moom bookshop|图片来源:《Brutalist Italy: Concrete Architecture from the Alps to the Mediterranean Sea》
义大利摄影师 Roberto Conte 和 Stefano Perego 之新书《Brutalist Italy: Concrete Architecture from the Alps to the Mediterranean Sea》挟带著前作《Soviet Asia》的成功经验,这次选择回到母国,在西北、东北、中央、与南义暨离岛四大区域中,以笔墨和镜头凝视粗犷主义建筑在这片土地上的发展,还有在其背后紧密相随的历史波澜。
倡导极简精神,重视基本材料与结构,而非华而不实的装饰——粗犷主义在义大利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占据了重大且复杂的位置。二战后,新政府急于摆脱法西斯政权留下的阴影,于是建筑师们在国家各大建案中,尝试结合当地传统工艺与现代建筑之特色,将多元的文化背景融汇于新建筑中,没想到却走出了这条专属义大利的粗犷主义之路,并赢得世界的瞩目和敬重。
从私人住宅到宏伟的体育场,Roberto Conte 与 Stefano Perego 用五年的时间行遍国内两万公里云和月,亲自走访这些知名地标,将它们的气势不凡如诗般传颂于世,留下对义大利粗犷主义建筑之独到与创新的永恒见证。
(本文获moom bookshop授权转载,书籍详情请参考原文,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寻书地图——
延伸阅读——
摄影师全球追踪Le Corbusier 52经典建筑 见证现代建筑巨匠传奇
狗狗的时尚街拍!英国摄影师镜头下的富贵毛孩 奢华生活照超吸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