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美荷楼与最后的布市场“棚仔” 如何活化旧城墟?
编按:深水埗常常被人认为是贫穷地区,不值一晒。然而,深水埗所蕴含的香港味道却是非常香浓。
【本文题目由编辑所拟,文章原标题为:“深水埗的记忆链”】
香港深水埗,曾经是制衣业中心,如今仍有350家中小企业和批发、零售商。钦州街小贩市场被称为“最后的布市场”,原来香港制衣业发达的时候这里只做批发生意,如今面临拆迁,摊主靠零售苦苦坚守。不远处的美荷楼是香港第一个公屋项目──石硖尾村的第四十一座,从这里可以穿越回旧日的香港。
深水埗位于九龙半岛西北部,曾以纺织制衣业闻名于外,由此带动周边行业发展,形成多条特色街道。记者来到深水埗,从钦州街穿行,一路经过汝州街、基隆街,这里的楼群保留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影像。前港九纤维布匹批发商联会会长列永同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深水埗是东南亚最大的布料市场,这几条街曾经遍布以售卖布料为生的店舖数量超过1,000家。以时尚、潮流成名的深水埗是新加坡、泰国等趋之若鹜的布料批发地。”而如今的深水埗恐怕很难和“时尚”二字联系起来。泛黄的唐楼外壁被时间冲刷得只剩下陈旧,暴露在墙体外部的水管与冷气机外机交织相错,白底红字的招牌被锈迹斑驳得掩盖了原来的模样。
穿过深水埗警署就到了临时搭建在荔枝角道373号的钦州街小贩市场。这里俗称“棚仔”,顾名思义,以塑料布互相拼凑,依靠大树而搭建成有屋顶的市场。走进“棚仔”,询问是否有专门售卖日本布料的店,被带到了位于“棚仔”中央位置的“信昌布行”。日式和风布,柴犬、猫咪等卡通图案,青花瓷扎染布等各式各样的产于日本的布料叠放在狭小的空间。店主何小姐说:“我主卖日本布,定期会飞往大阪跟布商订货,还可以帮客人寻找他们想要的特定布料。”记者选购了一块纯棉印花布料,靠木棉花打成纱再织出来,穿着舒适。
列永同说:“以前附近的制衣厂会将剩余的制衣布料转售给‘棚仔’,‘棚仔’的顾客也大多数是低收入者。” 而如今,这里被称作“最后的布市场”。随着全球化日益发展,欧洲及日本等国供应商开始在内地设厂售卖布料。“2000年后香港布料市场缩小,深水埗也随之减少了一半左右。”列永同回忆道。
五年前,由跨界别人士组成的香港服装发展委员会为鼓励纺织及制衣业转型升级,提出将深水埗和长沙湾一带的成衣制造业整合起来,以打造服装潮流集散地。如今,深水埗时装及设计基地这一构想已初步落实。“我们的初衷是把深水埗打造成香港的韩国‘东大门’,成为时尚和设计基地。”香港服装发展委员会成员何国钲在谈到重塑深水埗时说道。
一栋五层高的楼内,分别有布料售卖区、样品展示区、工作室、配料区、公共空间等,这就是即将建造的位于深水埗通州街的时装及设计基地。何国钲说:“建造这样一个基地可以为本土设计师提供设计、制衣和零售等一条龙的工作空间,集中培育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我的父亲是制衣业供应商,小时候会经常跟随他来深水埗,深水埗有着自己的历史,它只是缺少了包装,需要时间来寻回。”何国钲说。
记者来到距此不远的美荷楼,它的前身是安置灾民的徙置大厦,导演吴宇森小时候也曾居住于此。收音机、缝纫机叠床架屋,算一算也不过就是五六十年过去。这一页翻过了历史的落差,但贫富的落差却成了漏网的风景,深水埗见证了香港的前世今生。如今的美荷楼一侧已经改造为“美荷楼生活馆”,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另一侧活化为青年旅舍以吸引各地游客入住。根据政府的规划,今年下半年将推出以时装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未来还将在深水埗推出结合历史文化和多媒体创意的科技旅游项目。
↓↓↓↓↓【点图看美荷楼的细节】↓↓↓↓↓
以上内容摘自《香港故事──五十个独特视角讲述“百变”香港》
编者:闵捷
责任编辑:陈思思
出版: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