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六十年代红遍香港 Joe Junior分享后生靓相 亲授歌手成功秘诀
有些人看不起历史,或不看历史,更看不起老人家,说那是“古老”。但是,他们错过了两者所蕴藏的智慧。难道你每天早上起来,看看手机、留意社交媒体说些什么、朋友辈说些什么,盲头苍蝇遇上谈论冰雪的夏虫,不分析反省,可以有独立思考?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更多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有一个长辈:六十、七十、八十年代至今,还站在台上唱歌,唱了五十多年,而且精神奕奕、充满智慧,是怎样的一个人,才有这种本领?Joe Junior轻松地答:“只要喜欢一件事情,便没有难度。”
Joe Junior,又叫祖尊尼亚,在香港长大的葡萄牙裔歌星,他在圣若瑟书院念书,不懂葡文,比起你我还“香港仔”。他在六十年代出道,样子英俊,俘虏千千万万的女歌迷,是当年的灼热巨星,他的一首名曲《Here’s a Heart》红到国际;近年,还出了两张唱片叫《Timeless Memories》和《Timeless Memories II》。我很喜欢“timeless”这个字,却不是它的一般解读“永恒”,我爱称它为“无时空”:前世、今生、上辈子、下半生、去年、今夕……不用搞清楚时空。从外国酒店的被堆爬出头来,不知何年、何月、何地,那感觉爽死。最近,Joe的歌曲还上了Spotify,这个人,文质彬彬,其实挺潮爆,生命永远淘汰不了他。常常在太古城见到他慢跑,气也不喘,勇往直前。
六十年代,在香港大红大紫的歌星,能够走过数十个寒暑,到了今天仍然活跃、拥有地位和大量乐迷的,女的应该是徐小凤,男的算是Joe Junior。
Joe Junior 出道初期,是“番书仔”,只有十来岁,他一面念书,一面和朋友“夹 band”,乐队叫“The Zoundcrackers”,每逢周末,他们在尖沙咀的一家夜总会表演。1966年,有一位音乐人,在中环的大会堂举办流行音乐会,主角是英国的当红乐队,叫“The Searchers”,这音乐人正要找一队本地的乐队助庆,他觉得Joe Junior唱得很好,于是邀请他们五人去做演唱会的嘉宾;恰巧钻石唱片(Diamond Records)的负责人也看了他们的表演,惊为天人,立刻为他们出了一张唱片叫《Once Upon a Time》,乐队于是红了起来。在1967年,钻石唱片再为他们录了两只“A Go Go”(阿哥哥) 跳舞节奏的歌曲,依然受欢迎,可惜队友们有一个要移民,另一要回马来西亚老家,结果,Joe Junior只好另组一队乐队叫“Joe Junior & Side Effects”,于同年的11月,出了一张唱片,里面有一首歌叫《Here’s a Heart》,弄得香港当时的青年男女欢欣若狂,它在香港电台的歌曲榜,雄霸了七个星期的首位。Joe Junior对我说:“哼,就是这样,我从1967年开始唱这首歌,唱到现在2019年,还是有人要我唱下去!”
【↓↓↓↓↓按图放大看Joe Junior后生靓相及出道经历!↓↓↓↓↓】
过去数十年,Joe Junior 出了18只45转唱片、七只黑胶大碟、八只CD,和踏上数以千次计的舞台台板。
能够和这位秀出班行的前辈聊天,当然要代表年轻人向Joe Junior施展“吸精大法”,问他成功之道,前辈说话要言不烦。下面“拳拳到肉”的问答,对今天流行歌坛的年轻歌手,尤其有用:
问:歌星如何唱好一首歌?建立个人风格?
答:遇到一首歌曲,便认真地思考,真的喜欢这首歌吗?觉得这首歌好吗?如果有怀疑,便不要唱,因为自己都不相信要做的事情,便无法成功地演绎歌曲,或唱出感情去打动观众。
问:唱了数十年,为何依然每次上台表演都这般棒?
答:勤力、勤力、勤力。所有事情都要经过最初的磨炼,找出了方法后,便是不停锻炼,工多艺熟。每次表演,严谨的歌手一定会战战兢兢地准备多时,Diligence is the mother of good fortune。
问:对不起,以你的年纪,为何在台上精力充沛,仍是“劲度”十足?
答:好的歌星,要经常运动。唱歌是体能工作,想想,两个多小时,在台上又唱又跳,还要应付事前的大量工夫,必须强健体魄,操好自己的肺腔,不可怠慢。我常常运动、练力、练气。不过,这些事情,总得要“勤力、勤力、勤力”。
问:差不多五十多年了,你在这行头,如何屹立不倒?
答:出道时的成功,当然有幸运的因素,但是,往后的日子,我也经过高山低谷。遇到低谷,最容易的念头便是放弃,如果你不喜欢这份工作(当然不能随便成为借口),只好放弃,但是我告诉自己:“我是完完全全地喜欢唱歌的工作,不会有别的工作,比这一份更适合自己。故此,歌手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困难中寻找生机,在沮丧中寻找乐趣!”就是这样,我从来不会讨厌过自己唱歌的选择,相反,在失意的时候,只会更加勤力,否则当机会突然到来,自己却没有水准来吸引观众。唱歌不是“工作”,要把它看成终生的“专业”。
问:你如何保养声线?因为当我闭上眼睛,你的声音依旧好像年轻人?
答:答案是“纪律”。许多人以为来到娱乐圈,只是“玩玩”,这不对的,歌星比起任何人,更需要纪律,确保自己不会叫身边的人失望,确保自己要顺利完成工作。多年来,我不烟、不酒、不喝冰冷饮品,绝不让自己的声带受到损害,因为声带退步,是对不起观众。态度决定习惯,习惯便决定你的成绩。
问:如何在台上,把观众迷住?
答:做歌星的,有所谓“声、色、艺”,色相只是一时,最重要是“声”和“艺”,没有声音和唱功,谁会有兴趣欣赏你。在流行音乐里,唱功是最要紧的一环,歌星要唱出歌曲的“感情”。感情,便是能够感动别人的演绎方式,不要模仿别人,那是别人的感情,不是你自己的;更不要用一些花巧的歌唱装饰,希望别人以为那是感情,听众是会看穿的。要真真实实地了解一首歌曲的音乐和歌词,用你的感觉和回忆,一字、一字地问自己如何处理轻重、快慢、高低?
问:数十年了,还有一大批歌迷追随你,你是如何把他们留住?
答:我时时在想,别人称一位歌者做“superstar”,不过只是某年某刻的现象,很快变成假象,没有歌星是听众非爱不可,而“超级巨星”往往只是宣传字句。歌星和歌迷的真实相处,应该犹如“朋友”,朋友的关系,才是永恒的;一位好朋友,可能不常常见面,但是,你会蓦然想起他,想去探望。试试用这一种方法,真心真意,不愠不火,把歌迷视为朋友,歌迷是会感受到的,日子久了,那份精神上的交往,是悠悠不变的。
问:歌星如何在市场“定位”?
答:歌唱市场,有大有小,有时候,想大却变小,想小却变大,很难由一位歌者自己决定的;歌者可以做到的,便是要挑一些自己喜欢而又自信可以演绎得好的歌曲来唱,久而久之,便会出现一个方向。好像我,自问中文歌曲不是我的强项,除了玩玩,录过两首广东歌曲之外,我一向专注英文歌,也不会随便说要突破,唱一些“强自己所难”的歌曲;就是这样,数十年来,“英文金曲”,便成了我的定位。定位需要时间和耐力,不能操之过急。
问:香港的音乐人和歌星,经过八十、九十年代的高峰,如何在低潮的今天,东山再起?
答:以往,音乐是“大众市场”;未来,它会是不同的“小众市场”,所以,不用迁就你心目中以为存在的大众市场,其实无论那类“歌种”,只要你唱得好,就会有知音人。歌星要不断磨炼自己,把唱歌的短片放上internet,把知音人一个又一个地维系。互联网是跨城市、跨国家的,终于有一天,时机到来,会跑出一个香港乐坛的再风光。但是,如果大家没有努力,只是草率地弄些没有水准的东西,谁又会在意香港呢?正如六十年代的香港,我们很努力,有些乐队的水准,媲美世界级,别人便会关注香港的音乐。
问:一个歌手如何自处?
答:唱自己喜欢的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保持自己的最佳状态,不要想太多,也不到你去想,交给命运安排你余下的路。
Joe Junior在11月,会有两场演唱会,分别在沙田及中环的大会堂。我先睹为快,看了他9月中在荃湾大会堂的演出,非常感动:金曲当中,我喜欢的是《Too Beautiful to Last》和《You Raise Me Up》。
香港可贵的地方,是中西文化在这小岛,一百年以来,彻彻底底地融和,然后这融和杰作,又再发扬光大。在Joe Junior的演唱会,台上的歌手都是讲广东话,可是,全场唱的,却是地地道道的西方歌曲,而且,闭上眼睛,还以为是一批外国人在台上演出。
撰文:李伟民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香港歌坛屹立不倒金童子 Joe Junior:给年轻歌手的十个贴士”】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