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历新年以新角度解构生活——读也斯诗集《雷声与蝉鸣》|开卷乐
农历新年,除了买新衣、换新钞票外,也不妨试试读新诗。著名作家梁秉钧(也斯)1978年出版的诗集《雷声与蝉鸣》,收录了他创作的八十三首新诗,当中不乏香港新诗的经典之作,其中也有以农历新年为题材的新诗。
文:开卷乐|原题:以新角度解构生活——也斯《雷声与蝉鸣》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邹芷茵、唐睿主持,逢周六晚上8时30分至9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雷声与蝉鸣
《雷声与蝉鸣》全书分成〈未升〉、〈突发性演出〉、〈香港〉、〈澳门〉、〈广州,肇庆〉、〈台湾〉、及〈浮苔〉共七辑。当中的点题作《雷声与蝉鸣》是也斯的代表作,撰于1973年5月的长洲。
诗题清楚点明两种声音,但全诗描写的声音却远超过两种,不同的声音交织存在,“雷声隐约再响/蝉鸣还在那里”两句,刻画了蝉鸣在雷声与雷声的沉寂间隐约浮现的情景,雷声之大与微弱的蝉鸣相映成趣。香港树仁大学协理学术副校长(教学发展)王家琪博士分析,“这像是写即使外面的世界风起浪涌,或许会压制着我们的声音;但那些蝉仍然持续地展示微弱的坚持。”令读者深刻反思。这两句在诗中反复出现,王博士喻其为“乐曲中的副歌”。
在诗的结尾,也斯写道:
蝉鸣是麤笔浓墨间的青绿点拂
等待中肌肤上一阵清凉
因为雨滴溅到身上
而发现了那温暖
人们听不见的,不等于声音已经消失;蝉儿在雷响中持续叫喊,终能令人听见,并治愈人们在雷雨中的冷清和孤独。
新年与新诗
每逢新岁前后,也斯于报章专栏创作的新诗与散文,题材皆与新年相关。《雷声与蝉鸣》收录了两篇同名的《除夕》,虽然同名,却予人截然不同之感。第一辑〈未升〉的《除夕》,写出也斯对买年花一事的观察,“真高兴这节日是一个借口/让人们扛着一株花走路/而不会觉得是一件傻事”。至于第七辑〈浮苔〉的《除夕》,语调较冷清,像描绘一幅画。王博士指首两句“杯与瓶成凌乱的形/这外面就尽是烟了”的语感很有特色:“这两句有很多单音节词,很能发挥粤语在节奏感上的独特之处。”
不止新诗,也斯的散文〈新年怎样迎接你〉也提及:“新年打算怎样迎接你?他多半会冷落了你,热切的眼光越过你望向别的人,赞美的说话从你的头顶传过到达别人的耳朵,多半会忽视了你的存在,当你是一个隐形人。”也斯往往能一语戳破大众习以为常的观念,诗句常常能描绘出我们不曾发现的现实,这是其作品能获大众共鸣的一大主因。
蝉鸣还在那里
也斯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即使世界复杂与荒诞,他总能由另一个角度品尝生活趣味,并用优美的文字写成诗歌,安慰自己,也安慰读者。
(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