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街实现】从沟通及时间 领悟生活中的艺术
艺术要贴近生活,喊这句口号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实践的,又会有几多个?在北角油街实现有两位项目策展人,想到用生活中的两大元素:沟通及时间,邀请了多位艺术家创作作品,并架设平台鼓励参观者走入附近街市作互动,希望可以做一场贴地的艺术展,在生活中嗅到艺术的气息。
火花!沟通的温度
“与手机食饭”仿似是香港本土特色,澳大利亚籍艺术家Tunni Kraus第一次来到香港,上茶楼饮茶时,就被这个奇景吓倒:“起初以为整桌茶客互不相识,后来才发现他们是相熟朋友,而且明明坐在身旁,却互不聊天或索性在手机中传短讯倾偈。”于是他从中取得灵感,收集大量旧电话拆成零件,创作成《距·离·关系》这个艺术装置。
带Tunni Kraus来港的,是项目策展人陈丽云。她将今次展览命名为《沟通的温度》,是想大家反思沟通到底是怎样的一回事,“去年十一月我去了西伯利亚,零下二十度一个人行山,途中迷了路,我完全不懂俄文,天气冻到连电话也开不到,唯有用有限的身体语言去沟通,发觉即使语言及文化不同,依然存在交谈的可能性,于是忽发奇想,用沟通的温度来做今次展览的主题。”
展出沟通也学会沟通
展览以沟通为主题,结果在策展的过程中,陈丽云学会的也是沟通,“起初倾展览时,我身在美国,要与身在澳大利亚的Tunni Kraus、身在日本的Daisuke Takeya,以及身在香港的洪强及谢淑婷四位艺术家开会,唯有靠视像会议,初时觉得很有趣,原来可以这样令身处几个地方的人倾谈,就像真的坐在一起;反而后来到真正见面,大家开始紧张自己的作品,语气及动作会比网上对话时激动,开始有火花擦出来,作为策展人有义务去协调他们,从中也学会了沟通。”
网上通讯太疏离,面对面对谈时又会起冲突,回归传统,写信是最基本的沟通方式,“今次展览有两件作品都与信件有关,谢淑婷的《瓷笺》将信件变成瓷片,展厅也放置了她的瓷窑,让观众感受那种高温;洪强的《只观三部曲 观市: 观封: 观众》展出艺术家与参与公众的互动成果。书信要经时间沉淀慢慢的写,寄出去也要等对方看到及回复,透过身体力行去明白真正的沟通,而不是在手机上揿掣发出与接收。”
而Daisuke Takeya的作品《实地考察亚洲项目/香港》则希望藉著日本小学生的书包,来释放日常生活创意,分享关于天灾中防御、赈灾到重建及支援等想法,侧面表达出灾难所带来的巨大伤害。最特别是这些书包原为2011年日本福岛海地震海啸的赈灾物资,现将之化成如此艺术作品,隐含双重意义。
诉说时间的重复影像
火花!几时再见
谈起时间,郑得恩策展的《几时再见》就以时间为基础,透过不同的艺术媒介,在时间轴上寻找可能与不可能,郑得恩解释,《几时再见》是陈慧娴的一首歌,改编自英文歌《When Will I See You Again》,这首歌有很多重复的歌词和旋律,听一次就容易印在脑海,这个展览亦一样,有很多重复影像及表演,想观众看完可以在脑袋内做个好梦。
展览有很多元素,五位艺术家分别用花道、影像装置及舞蹈与时间展开对话。来自内地的艺术家程然的作品《唐狗与麻鹰》令人印象深刻,记者现场访问了程然,他说,“我来过香港很多次,但从未真正停留过。今次有两位土生土长的艺术家带我去他们成长的地方,包括新蒲岗、深水埗、长洲等,去真正凝视这座城市。唐狗与麻鹰是香港人常见到的动物,反而这两种动物在内地很少见,也不是用上这个称谓,我觉得很有香港特色。麻鹰在摩天大厦间飞翔,唐狗在城市最深处流浪,用这两种动物的视角,可以一高一低来讲述这个城市的故事。”
郑得恩除了拥有策展人身份外,他为此还带来另一作品《同船》,透过声画装置,试图游走由历史、琐事、虚构故事、神话、不同文化音乐,以及循环影像所结合的浪涛里,深入非洲一位中国移民,与一头绝种动物的交互思想。
从非洲横跨到日本,蔡芷筠的《我心有何物?》则穿梭时空追溯至1,200年前日本花道的源头,不强调个人性格,学习师徒传承。她会持续地在现场做花道练习,同样的材料和月色,一次又一次与数百年前的古人对话,重新反省自己跟地球、人类文明和历史的关连,修炼心性。
接著是余美华的《A Performance…》,表演者会在展览空间游走,每周五天,每天一小时,焦点透过一些身体练习以及与观众交流,幻想自己是一个透明个体逐渐成形,盛载流动的时时刻刻,亦比喻出一个人之身份,总受到不同状态影响而转变,为的就是烟消云散这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