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瞄准切尔诺贝尔“留守者”日常 核灾辐射灭杀的不止当地居民
趋吉避凶是万物的天性,但意大利摄影师 Pierpaolo Mittica 想知道,遇难后逗留不去,甚至从外地涉入核灾隔离区的人们,都过著什么样的生活?
文:moom bookshop|图片来源: Pierpaolo Mittica 《Chernobyl》
1986 年,车诺比(编按:港译切尔诺贝尔。)核灾震惊全球,从爆发点向外蔓延约 2600 平方公里的地带从此孤立,也是 Mittica 前后蹲点拍了 20 余年的田野。虽然,当初的他一如诸多同行,都受现代史上最惨重的科技灾难遗绪吸引,但猎奇的动机渐渐沉淀;后来数度重返,异境般的断垣残壁和遗物越拍越少,倒是开始记录在当地遇见的人物故事。
在生死交缠之地,《Chernobyl》把镜头瞄准以车诺比为家的 4000 位居民,包括军警、研究灾难冲击的科学家、尚未除役的反应炉操作员,以及冒险回收数吨核污染金属或生锈“黄金”的另类拾荒者,还有灾后一度疏散,几年后返回村庄的 “Samosely”(留守者)日常。
留守者如今仅余 200 人,而且皆已年逾八旬,当幸存者陆续凋零,也意味著波利西亚的村庄文化、历史和传统将随之消失。种种对比交织成当地的独特状态,比如当年率先为人类行径牺牲的大自然,现在变得生机盎然;只是,所谓生机早已发生难以回复的质变。因此,除了为居民留下记忆,Mittica 亦透过外地人身影折射出当代车诺比的复杂。
有些乌克兰年轻人爱违法潜入隔离区玩生存游戏,被称为“潜行者”的他们常徒步约 60 公里,趁夜穿越森林,目的地是苏联时期的模范市镇──如今的鬼城普里皮亚特;另外,由于车诺比是某个哈西迪王朝发源地,荒烟蔓草间,犹太朝圣者就地化为时间的标记;自 2011 年开放观光以来,每年约有六万人集体跨过辐射边界,昔日焦痕与“车诺比之旅”路线隐然重叠,爆炸的那天化为一批批游客的一天又一天;另一方面,隔离区以“核电厂方圆三十公里”为界,发现这项划分依据有多武断后,Mittica 也将目光投向距边界不过 300 公尺的拉丁卡村;当地明明受到重度污染,居民却只能默默承受著官方不认的折磨。
《Chernobyl》收录了 2015 年起的六年创作,并伴随 2024 年 5 月在义大利举行的 Venezia Giulia 摄影节同名展览出版。“我回顾了车诺比核灾对人和环境的后果,因为这些事忘不得,也绝对不该被遗忘。”Mittica 拍过的辐射病童、隔离区长辈多半已不在,只剩影像能继续提醒后世,“辐射不只抹除人们,地方记忆和历史也一并被抹杀掉了。所以,我才希望为后代留下关于当地人的记忆。”
然而,自 2022 年 2 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地雷在隔离区内迅速滋长,游客、潜行者与朝圣者再度绝迹,至于留守者要么被驱逐,要么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与世隔绝状态。“就算车诺比是地球上污染得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战前仍充满生命,直到今天才真正变成彻彻底底的隔离区。不只大自然和人类基因组,区内万物都在变异,随著乌克兰爆发战争,所有故事要不是改变,不然就是永远消失了。”
Pierpaolo Mittica 为义大利人文者与环境摄影师、电影制作人,1990 年在 CRAF 取得摄影保护、技术暨历史硕士文凭,至今已荣获许多摄影及电影奖项,《Chernobyl the hidden legacy》一展更获选为车诺比国家博物馆核灾 20 周年纪念展。
Mittica 在欧、美、亚洲发表演讲之外亦广泛展出,包括《朝日新闻》、《卫报》、《镜报》、《时代周报》、《国家地理杂志》等国际报刊皆可见到他的作品;合拍过《Living Toxic》、《Behind the Urals》、《The Zone, Road to Chernobyl》三部纪录片,并荣获国际生态环境电影节、铀电影节、五渔村电影节等颁奖肯定,电影及短纪录片则散见于美国、加拿大、中东、斯洛伐克、瑞士、义大利⋯⋯等地区的频道;已出版《The Balkans, from Bosnia to Kosovo》、《Chernobyl the hidden legacy》、《Cip is not Afraid》、《Chernobyl 20 years after》、《Tokai, A life in Chains》等摄影书。Mittica 现居义大利。
(本文获moom bookshop授权转载,书籍详情请参考原文,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寻书地图——
延伸阅读——
早期基督教世界第一批宗教建筑 摄影捕捉亚美尼亚古老修道院灵魂
当代最著名土耳其作家Orhan Pamuk 每日看见的风景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