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北名茶信阳毛尖:从“没落贵族”到大众化市场开拓破局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中新社。
信阳毛尖,入选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全国十大名茶评选,亦因其北纬32度的产地位置,成为中国最北的名茶。自1992年以来,信阳每年皆在春茶季的尾声举办盛大的茶文化节,迄今已举办31届。日前,信阳茶人举办谷雨茶会,列入茶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茶人们分享彼此在今年春天制作的好茶,并由专业评委进行审评,现场公布评审结果。
今年谷雨茶会的专业评委中,便有国家一级评茶师、国茶工匠绿茶类中国制茶大师倪保春的身影。他是信阳毛尖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据他介绍,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颇为考究。每年仅手工采摘春茶一季,经过摊放、筛分、杀青、揉撚、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挑剔、再复烘等工艺流程,形成“细圆紧直”的经典形态。冲泡后,茶汤则呈现“嫩黄明亮”之状,香气高扬,回甘持久。
2007年,倪保春随团赴日本静冈参加第二届世界绿茶大会。当年,大会共设置20个最高金奖,而“龙潭”“文新”等6个品牌的信阳毛尖茶,分获6个最高金奖。“日本专家都对我们的绿茶竖大拇指。”他对记者表示,有位日本专家甚至用了“无与伦比”来形容。
事实上,这并非信阳毛尖首次在国际上崭露头角。1915年,信阳毛尖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而当年同获金奖的中国品牌还有贵州茅台。2014年,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宋文豪苏东坡曾言,“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目前是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最南部,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带,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过渡带。这里具有适合茶树生长的典型自然条件。一是多山地丘陵,森林密布,植被丰富;二是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昼夜温差较大;三是土壤肥力高,富含矿物质。因此,信阳毛尖内含有效物质丰富,在中国绿茶品类中独树一帜。
然而,如此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的名茶,近年亦面临一定的发展困境。几年前,当地茶人甚至用“没落的贵族”比喻信阳毛尖的境况。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对茶叶的大众化市场开拓不足。过往二三十年,“小浑淡”(芽小、汤浑、味淡)一度成为信阳毛尖的主流,受到市场的追捧,价格亦持续走高。但是,单芽产量极为有限,无法满足广大茶叶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今年信阳茶界大力倡导回归“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生产,不再过度追求芽头消费。其实,“一芽一叶”“一芽两叶”本就是信阳毛尖的经典传统形态,符合信阳毛尖最原始的味道,香气足、生津快、耐冲泡,且便于茶农进行采摘,产量更高,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更是性价比首选。
除了回归传统,信阳茶界的有识之士亦深知,信阳毛尖必须走现代化的创新之路。2007年,倪保春当时所在的茶企,从日本采购了逾2000万元人民币的蒸青生产线,走在信阳乃至全中国同行的前列。在倪保春看来,传统手工茶和现代机制茶各有千秋。机制能大幅提高茶叶产量,达到标准化、清洁化,在杀青等环节实现更稳定的品控,与传统手工茶有不同的风味。“传统手工茶很难量产,价格高昂。只有做普通百姓喝得起的高性价比茶叶,才能带动整体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倪保春的茶厂已实现现代机器化的标准操作,但其工艺流程仍遵循传统制茶的步骤,比如传统制茶的“初烘、复烘、再复烘”三步骤,虽是在现代工厂车间完成,却一步不能少。未来,倪保春在谋划如何在茶山实现机采。“现在茶山的采茶工,都是‘60后’居多,年轻人少见,因为太辛苦。如果老一代人采不动了,茶叶如何生产,必须提前思考。”
其实,茶叶的现代化、标准化生产,亦有利于茶企扩大生产,走出口外销之路。记者从信阳一家新兴知名茶企了解到,该企业通过研发达到欧盟标准的夏秋茶,并与第三方贸易公司合作,已在2022年实现600余吨的出口贸易额,产品畅销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信阳的茶叶原料品质优良,未来如果扩大生产投资,并进一步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努力,相信出口市场潜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