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岭南|东莞南社明清古村落:古村遗韵 几多春秋

撰文: 外部来稿(国际)
出版:更新:

【编者按】一汪碧水,鱼戏莲叶;衣袂翩翩,言笑晏晏。
羊城晚报《大美岭南》与你一同走进东莞南社古村。民居、祠堂、书院、店铺、家庙、古榕、楼阁、村墙、古井、街巷、牌楼,布局有序地分布在古村中,构成了独具一格的农耕文明景观,具有鲜明的岭南广府文化特色。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13项国字号荣誉称号和15项省级荣誉称号。

南社古村,位于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南宋末年立村。据《南社谢氏族谱》记载,南宋末年谢氏始祖谢尚仁经珠玑巷南迁,定居南社,历经元、明、清数百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谢”姓为主的村落。

+2

南社明清古村落建筑规模宏大,总占地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尤其是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资政邸、百岁坊、百岁翁祠、谢氏大宗祠等著名文物建筑,布局协调,环境优美,是岭南地区不可多得的明清古村落。同时,保留大量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筑构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走进古村,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偌大池塘,碧波荡漾,鱼戏莲叶。民居大多沿池塘两边而建,并利用自然山势错落布列。目之所及,几乎一律的雕花红石门框,豆青色的水磨青砖墙。亭台楼榭,青砖红瓦,杨柳依依,小桥流水人家,长满青苔的红石板地面和飘杂在空气中潮湿的味道,明清的古韵几乎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池塘边上,至今还屹立著一棵500多年历史的老榕树,几经枯荣,树桠盘错,生机勃勃,静静地守望著这个古村,见证著南社的历史变迁。

登高远望,灯笼高挂,彩色琉璃窗似有佳人巧笑倩兮,明月装饰了我的梦。

这里有一条条古旧的深巷,街宽不过两米,曲曲折折,乍看不见尽头,望不见出处。行走其中,偶尔可见汉服衣袂翩翩,少女的面庞清丽。天朗气清时,常有采风的少年,三五成群,用手中的画笔定格古村倩影。而摇著蒲扇的老人,与嬉戏的孩童则构成了古村的生活气息图景,一派岁月静好。

静静的小河,悠长的深巷,夜幕低垂,光影斑驳。时间在这里定格。寻一个春暖花开时,恋恋古村。

【本文获《羊城晚报》授权转载,文章详情:https://reurl.cc/7jd2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