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登顶14座8000米高峰 何静成首位中国人 为何挑战极限?
何静是谁?她是“无氧”登顶全球14座8,000米级山峰的第一位中国人,也是全球第三位完成此壮举的女性。正职是石油工程师的何静为要挑战人类极限?无氧攀登又是甚么一回事?
何静18岁以前没见过高山
1988年,何静出生在陕西西安高陵区农家。成长在关中平原腹地,她18岁前都没见过高山。何静与山结缘始于读中专时期,一位老师喜欢爬山,常给大家讲述经历,她听得有趣,遂加入爬山的行列,还学习攀岩。
那时略显腼腆的何静,给大家的印象是“体力好、意志力非常强、永不放弃”,这些特质都是她日后成功的关键。
中专后,何静凭着努力考上西安石油大学,一直完成硕士学位,并加入一个油田集团,成为工程师。在此期间,她仍经常出外爬山,省内的华山、太白山都留下足迹。
2012年,何静第一次接触到雪山。登顶5,000多米四川四姑娘山那一刻,她发现雪山顶上的景物和普通山峰很不一样。
何静:感觉人是如此地渺小
“接近顶峰时,看到霞光照在白茫茫的雪上,发出金色的光芒,那一刻我感觉人是如的地渺小,而天地是如此的广阔,也释然了生活中的纠结和痛苦。”此刻,她有了征服更高雪山的梦想。
登雪山和一般徒步爬山分别极大,前者需要专业技、更强体能。为了实现目标,何静不断钻研相关知识,又刻苦训练。
据报道,她在很长一段日子里,每天上班之前要晨跑15公里,梳洗后又骑着自行车去上班,每天来回40公里;到了中午,大家休息,何静却在办公室负重跑楼梯.....
2016年是何静意义非凡的一年。当年10月,她第一次成功登顶8,000米级高峰——世界第六高、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卓奥友峰。
何静挑战自我 也为省钱?
最让同行者惊讶的是,当时登卓奥友峰的标配是两瓶氧气,惟初出茅庐的何静居然只用了一瓶。
在高海拔的雪山上空气稀薄,氧气含量极低,人身体机能将全面下降,故使用辅助氧气是绝大多数登山者的必须,要“份量减半”亦绝不容易。
而此际何静却有了一个更“疯狂”计划,“我登完卓奥友峰觉得自己身体还可以,就想尝试无氧攀登,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
无氧攀登意味着完全不带氧气,较之“少用”,难度和挑战是几何级数增加。当然,除了除了挑战自我,折合人民币几千上万元一瓶的氧气,对工薪族的何静来说,是可省则省;她后来得到了商业赞助,但已是后话。
何静难忘头痛欲裂感受
2017年,她第一次进行无氧攀登,目标是世界第八、尼泊尔境内的马纳斯鲁峰。
这次攀登的感受,何静不会忘记。她在海拔7,400米的营地感到头痛欲裂,浑身都没有力气,“但我告诉自己,这是正常反应。既然选择了无氧攀登,那就一步一步来,慢慢走上去。”终于她逐渐找到状态,成功登顶。
全球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共有14座,都在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第一次无氧攀登成功,何静决心向其余13座,包括她曾登上过的卓奥友峰,逐一发起挑战。
2022年,她一年间无氧登顶了世界第一、海拔逾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中尼边境)、第二的乔戈里峰(中巴边境)、第四的洛子峰(中尼边境)和第十二的布洛阿特峰(中巴边境)。
何静珠峰之巅唱《歌唱祖国》
登顶珠峰,站在世界之巅俯瞰群山巍峨,何静实现自己多年梦想。她脱下了手套,手持五星红旗,唱起《歌唱祖国》。
全球成功登顶珠峰的至今有7,000多人,惟无氧登顶者只有200人左右,女性更不足10人,而何静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的两年,何静没有停下来,她一步一脚印,继续挑战8,000米以上高峰。
2024年10月,何静抵达希夏邦玛峰下;这是她挑战的第14座8,000米以上山峰。希夏邦玛峰是8,000米级山峰里,唯一完全地处中国境内的一座。
何静:有下一座山峰等待我
在进行高海拔适应时,何静曾遇到一次登顶窗口期,但她毅然放弃了,原因是她的国旗还留在大本营。直到10月19日,她才等到第二个窗口期,带着国旗成功登顶。
至此,何静成为无氧登顶14座8000米级山峰的中国第一人,同时是全球第三位完成此壮举的女性。
她接受采访时说:“能为中国登山运动带来更多突破,我很自豪。”
她又说:“登山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永远都有下一座山峰等待我去攀登......我不会沉浸在过去的成绩里,而是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
本文获“当代中国”授权刊出,欢迎关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
延伸阅读:90后王兴兴 “英语学渣”是机械人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