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现西汉大型墓葬 一墓出土逾2千枚玉衣片主人不低于列侯级

撰文: 朱加樟
出版:更新:

据陆媒中新网等20日(周一)报道,为配合西安白鹿原水生态中心项目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栗家村西发掘一处西汉早期墓群。
该项目共发掘古墓葬27座,其中一处墓葬规模宏大,并出土2200余枚玉衣片等,表明墓主身份应不低于列侯级。

西安白鹿原发现西汉早期大型墓葬(点图放大):

+4

2019年3月,该发掘项目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检查,专家组认定此次发掘的M1-M4共4座大中型墓葬为重要考古发现。其中,M1墓葬是由墓道、外藏椁、耳室、墓室构成的东西向“甲”字形斜坡墓道土圹墓。外藏椁位于墓道中偏西部,长4.5米、宽3米。木椁箱结构,内有四套相对较为完整的车马器件组合。出土器物190余件(组),其中封泥有两种,一种为“庐江邸印”,一种为“口郤家丞”。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专家朱连华表示,M1规模宏大的墓室以及出土的2200余枚玉衣片,带有“家丞”字样的封泥,完整的陶质伎乐俑、编钟、编磬组合等,表明墓主身份应不低于列侯级。在西汉时期,列侯为王以下的最高爵位。

西安栗家村汉墓M1-M4规模大、等级高,应当属于霸陵(汉文帝的陵寝)陪葬墓。考古人员认为,这几座墓葬的发掘对于了解霸陵陵区的构成以及陪葬墓的葬制具有重要意义。M1椁室内出土玉衣片2200余枚,是已知汉长安城周边出土玉衣片最多的一座西汉墓,玉衣的复原将为汉代玉衣制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玉衣为汉朝皇帝和贵族死后所用的丧葬殓服,图为西汉僖山一号墓刘遂的金缕玉衣。(网络图片)

根据资料,玉衣为汉朝皇帝和贵族死后所用的丧葬殓服,存在时间约为西元前200年至200年的四百年间。穿在死者的此类型衣饰主要组成为玉片,并视死者阶级分等级以金丝、银丝或铜线串起玉片编成,分别称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