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辑】“扮鬼师”揾食不易:被受惊顾客殴打 父母嫌弃职业邪门

撰文: 叶琪
出版:更新:

时值农历7月鬼门关大开,原来恐怖体验已逐渐成为内地民众缓解压力的方式,各地愈来愈多鬼屋,更催生“扮鬼师”这一种全新的行业。扮鬼师的唯一的使命,就是让顾客感受到恐怖和刺激。有年轻的职业扮鬼师坦言,身处鬼屋时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恐怖片内,自己就是片中的主角。但事实上要成为出色的扮鬼师并不简单,不但要钻研更好的特技化装技巧,更要承受受惊顾客的粗暴对待,被围殴暴打已经是家常便饭。

来自湖南的20岁男生黄文武是鬼屋中的一名资深“小鬼”,作为扮鬼师已有一年半时间。对他而言,这是一项既刺激又危险,还常常被认为很“奇葩”的职业。(视觉中国)
成为扮鬼师前,黄文武在家乡的一间工厂从事零件加工。因亲眼目睹工友的三根手指被机器剪断,黄文武决定放弃这份枯燥而危险的工作。黄文武认为,年轻人应该做些“有意思”的事情,结果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扮鬼师这个职业。(视觉中国)
第一次化上“鬼妆”,换上“鬼服”时,黄文武被自己吓得胆战心惊。但如今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历练,“鬼校”的昏暗的灯光和惊悚的音乐,已让黄文武觉得熟悉而淡定,有时候,他甚至会在黑暗阴森的房间里想,“世界上倘若真有鬼,我倒想看看他们长甚么样子。”(视觉中国)
年龄均不足20岁的小熊、阿亮、和小毅(从左至右)等人,都是黄文武的“鬼友”。他们每天早上10时上班,匆匆吃过午饭后就要开始化妆。周末和假期时候,鬼屋的顾客人源源不断,扮鬼师几乎一刻都不能停歇,连续工作10小时,直到晚上10时才下班。(视觉中国)
化“鬼妆”是每位扮鬼师的必备技能,材料包括有油彩、乳胶、纸巾和蜂蜜等。为了达到鲜血淋漓的效果,黄文武一个“鬼妆”有时要化40分钟。扮鬼师自学化妆,每次都是靠想象力自由发挥。甚具天份的黄文武设计的“鬼妆”,不时会让自己和同事都恶心地吃不下饭。(视觉中国)
为了让“鬼妆”有新意,扮鬼师经常会一起研究特技化妆的影片,然后再亲自体验各种“脸部溃烂”、“腹部被横切”的感觉,牙签、啤牌等小道具都有可能用得上。小毅表示,“鬼妆”一定得认真化,不能马虎,即便鬼屋里灯光昏暗,妆容上也不能有瑕疵。(视觉中国)
踏入鬼屋开始,黄文武和“鬼友”就进入工作状态。为了制造最刺激最恐怖的气氛,他们大声“鬼叫”,或用力拍打桌椅门窗、或在地上匍匐,甚至合力将胆子较大的顾客拖到棺材,结果曾经令一些客人受不住刺激而中途离开。(视觉中国)
鬼屋内就如同迷宫般,每名扮鬼师都有各自负责的区域,互有分工,并摸索出各种吓人的方式。阿亮曾设想出一个情节,与“鬼友”拍档,坐着一动不动,待顾客时冷不提防跳起来,把他们吓得魂飞魄散。(视觉中国)
对扮鬼师而言,被受惊的顾客殴打是家常便饭,阿亮亦记不清自己被打过多少次。例如前两天,阿亮就曾被一名顾客一脚踹在胸口上。黄文武甚至曾经被四个客人围住暴打,一直打到流鼻血。小熊上周被顾客将手臂打至瘀青,至今还未消退。(视觉中国)
黄文武这间鬼间没有聘请女生当扮鬼师,不仅因为她们有可能会被打,还因为常常有些顾客会趁机“博懵”。小毅曾经被男性顾客胸袭,“有些人在鬼屋里不感到害怕,反而会调戏鬼,他们一上来就袭胸,想看看这鬼是男是女。”(视觉中国)
与很多行业一样,扮鬼师的流失率很高,鬼屋刚开始经营时的5名扮鬼师中,只有两人留下。黄文武的父母亦反对他继续当扮鬼师,认为太“邪门”,但黄文武却舍不得离开,他喜欢和这群志趣相投的年轻人在一起工作。(视觉中国)
进了鬼屋,大门缓缓关闭,仿佛就是要分隔“阴阳”。来玩鬼屋的顾客一般都是年轻人,学生为了好玩,白领阶层则为了舒缓工作压力。黄文武表示,鬼屋的回头客很多,曾经有一位大哥,3天一共玩了40多次。(视觉中国)
在休息时间,扮鬼师最大乐趣就是翻看自己吓人的闭路电视画面,谈论他们的各种反应。几只“小鬼”有时会相当顽皮,时常会互相吓唬,,最特别一次是把刚入职的新同事吓到辞职。(视觉中国)
卸去“鬼妆”对每一名扮鬼师而言都是非常痛苦,因为乳胶在脸上贴得紧,撕下来时稍不小心就会撕掉皮肤。黄文武表示,有的“小鬼”卸妆的时候,在男厕所中痛苦大叫,从外面听起来也相当吓人。(视觉中国)
下班后,黄文武与同伴一起看鬼片、丧尸片,从中学习特殊的走路、叫喊方式,以寻找刺激顾客的灵感,“看到顾客被吓得反应愈大,我们就愈有成就感!”(视觉中国)
事实上,黄文武已经是这间鬼屋的负责人,需要打理店内全部事务,亲身落场扮鬼的机会愈来愈少。但对黄文武而言,他还是喜欢当“鬼”的感觉,在鬼屋里专心一意当“鬼”就行了,没有“人世间”那么纷繁复杂。(视觉中国)
黄文武还不太清楚自己想要的未来,不知道不会继续当扮鬼师。但黄文武目前并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享受和“鬼友”一起装神弄鬼的乐趣,亦喜欢这份有个性又有型的工作。(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