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只 仍处极度濒危状态
农业农村部7月24日宣布,去年11月10日至12月31日组织“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估算出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只,其中长江干流约为445只,洞庭湖约为110只,鄱阳湖约为457只。种群多分布在湖北鄂州至安徽安庆江段,但目前依然面临极度濒危境况。
据《新京报》4月引述专家,指大熊猫数量约有2000多只,换言之长江江豚数量比大熊猫还要少一半。
此次考察覆盖宜昌至上海1669公里的长江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采用目视考察和被动声学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调查评估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分布特征及变动趋势。
据《南方报市报》7月25日报道,考察队发现,长江江豚种群趋于向受人为扰动较少的江段集中,过半数水域种群持续下降或没有发现,种群分布呈碎片化特征。 干流内长江江豚喜好分布在坡度平缓的自然岸带或洲滩,种群呈现围绕沙洲分布的特征。鄱阳湖是野外江豚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洞庭湖次之,两湖是长江江豚最重要的栖息地。
今年上半年10几只长江江豚死亡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称:“长江干流的种群数量不是太乐观,2006年考察的时候,估算是有1225只,到了2012年降到了505只。所以,种群年下降速率大概是13.7%,可以说是急剧下降。”
于康震同时表示,目前长江江豚极度濒危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干扰,例如水域污染、工程建设、航运发展、过度捕捞,还有非法采砂等。今年上半年当局已发现10几只长江江豚死亡。
在人工环境中建立3个繁育保护群体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分别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等方面著手。先后在干流及两湖建立8处长江江豚就地自然保护区,在长江故道建立4处迁地保护区,在人工环境中建立3个繁育保护群体,以及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离体细胞培养和保存等研究工作。
长江中除了白𬶨豚和江豚,还有中华鲟、长江鲟、白鲟等公众关注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于康震也透露,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白鲟就非常的稀少,2003年,最后一次发现白鲟的活体,到目前连续15年,未再发现白鲟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