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于世界各国在需否戴口罩取得共识前,坊间终究还是意识到新冠肺炎传播度高。不少机构甚至个人,都已自行制定措施或者向外呼吁保持社交距离,在香港我们听说过1米到1.5米为一个标准,在欧美地区倒有“six feet (约1.8米)apart”的说法。这些概念却违背了多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即便有意识减少外出,一旦外出,却又容易下意识地秉持往常的距离感排队、乘车、购物...... 于是,为免播毒,甚至是为了违规,有些地面开始出现一个个定距的界线或是圆圈,座位上出现了交叉符号,公共空间被以强迫症风格地几何式划分,社区出现了奇异而奢侈的秩序--奢侈来自于足够的空间,配以被逼慢下来的生活节奏,以及必需忍受的低效率作业。如今为了保障自己与他人,练就目测何谓适当的社交距离,可能会变成普世生存技能。 摄影:美联社、路透社、Getty Images 图片编辑:周颖瑶
南韩安山市一家企业将招聘笔试移师到一个露天体育场举行。(Hong Ki-won/韩联社 via 美联社) 泰国一家警署以胶板、椅子、界线及面罩多管齐下,确保警员及市民保持距离。(Sakchai Lalit/美联社) 印尼东爪哇一间商场内的电梯,地下划好格子规定人们的位置。(Antara Foto Agency via 路透社) 新加坡一组户外座位上划上间隔。(Edgar Su/路透社)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家超市在收银处前划好购物车的停泊间距,确保顾客排队付钱时亦能保持距离。(Agustin Marcarian/路透社) 美国纽约洲一位健身教练将健身课移师到自己家中的车行道上进行。(Al Bello/Getty Images) 北京一家食肆设定每桌只能坐一名食客。(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俄罗斯莫斯科地铁站月台划有乘客等候位置。(Maxim Shemetov/路透社) 泰国曼谷一群外卖速递员,在一间百货公司内等候指令送货。(Chalinee Thirasupa/路透社) 英国首间临时医院“南丁格尔医院”于2020年4月3日开幕,早前确诊的卫生大臣汉考克(Matt Hancock)解除隔离出席开幕礼,并按大会的标记站立等候。(Stefan Rousseau/Pool/路透社) 澳大利亚下议员召开会议时限制出席议员人数,让各议员可有足够座位距离。(Sam Mooy/Getty Images) 耶路撒冷旧城区的哭墙广场,一群犹太教教徒在祷告。(Ammar Awad/路透社) 印尼中爪哇一家清真寺限制了信徒祈祷的位置。(Anis Efizudin/Antara Foto via 路透社) 菲律宾马尼拉的无家者因应当局封城禁止外出的措施,搬入由体育馆布置而成的庇护中心暂住。(Ezra Acayan/Getty Images) 美国拉斯维加斯一家无家者中心因有入住过的无家者确诊染疫,需要关闭,约500名无家者获安排到市内一个露天停车场暂时栖息。(Ethan Miller/Getty Images) 英国一个高速公路男厕封起了部分尿兜,以扩阔如厕人士之间的距离。(David Davies/PA via 美联社) 美国白宫的工作人员在记者会开始前划好各传媒代表的座位。(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机场,部分座位被封。(Tracey Nearmy/Getty Images) 香港又一城商场的美食广场,因应限客令围封了一半座位。(Billy H.C. Kwok/Getty Images) 澳大利亚悉尼一家动物园因应当局防疫措施封园,职员在门口合照留念。(Mark Evans/Getty Images) 澳大利亚昆士兰省于2020年3月28日举行地方选举,选民按票站安排的投票区填写选票。(Jono Searle/Getty Images) 在印度新德里,男孩在轮候印度教团体派发食物。(Yawar Nazir/Getty Images) 新加坡一家商场的座位被胶纸划好。(Edgar Su/路透社) 新加坡一张石櫈被打上一个交叉,标示只能坐一位人士。(Edgar Su/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