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黄大仙发生野猪噬人事件,酿3男女遇袭受伤,再次引起全城关注野猪对市民的安全威胁。在金山郊野公园喂养野猴逾30年的“猴王”蔡庆熊,不时与当区出没的过千只野猪“打交道”,他认为野猪并非想像中可怕,“人不犯猪,猪不犯人”,只是碍于原有生存的地盘不断被霸占,导致与人类正面冲突机会增多。摄影:李泽彤撰文:李智智
喂猴人蔡庆熊带记者驱车上山,沿路已有不少马骝“恭候大驾”。他把车停在路上一旁,把食物一撒,马骝就马上成群结队抢食。(李泽彤摄) 在群猴中,赫然有四、五只野猪也来凑热闹,图在那面包皮阵中分一杯羹。(李泽彤摄) 逾30年的喂猴生涯中,他不但与马骝建立不可分割的关系,“就连野猪都成为老友”。(李泽彤摄) 现年68岁的蔡庆熊为现存6位“喂猴许可证”持有人之一,每星期至少两次上金山及城门郊野公园,带面包、蕃薯和花生喂饲马骝。(李泽彤摄) 记者发现,马骝见到野猪即走避,蔡庆熊笑言,野猪与马骝虽敌我分明,但互不侵犯,“马骝现在都嘴刁,连面包皮都不吃了,野猪就吃马骝厌弃的食物,帮忙做‘清道夫’”。(李泽彤摄) 蔡指出,他多年与野猪的近距离接触,未曾被牠咬伤过,强调野猪咬人只是个别事件,可能受了不必要的刺激,被触怒才发动攻击。(李泽彤摄) “很多地方用来建楼,原有生活的地盘,变成民居或市区,可以觅食的地方已经足襟见肘,变相增加机会与人正面冲突”蔡庆熊说。(李泽彤摄) 蔡庆熊说,野猪依赖山林生存觅食,行踪隐秘,习惯避开人类,但现时随城市发展,愈来愈多山头被人类霸占。(李泽彤摄) 蔡庆熊坦言野猪繁殖能力高,“一只野猪可生下多达12只小猪”,所以政府于80年代曾成立俗称“打猪队”的民间野猪狩猎队,希望能控制野猪数量,惟由于引起社会强烈反对,野猪狩猎队出动次数减少。(李泽彤摄) 他赞成渔护署去年推出为期两年的野猪避孕试验计划,认为计划与现时以避孕针控制马骝数目的方法相若,“有效控制数量之余,免得牠们受皮肉之苦,每只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李泽彤摄) 蔡庆熊叹言,无论马骝、野猪和人类是可以“和平相处”,“你不骚扰和挑衅牠们,牠们并不会攻击你,牠们只不过希望有一餐温饱而已”。(李泽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