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身文化】军人:当我们战死沙场,只有纹身能够辨别我们的身份

撰文: 曾凯茵
出版:更新:

纹身于世界广泛兴起的原因,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起的是由名人所引领的潮流,死亡想必不会跳进他们的脑海。然而,英、美军人才是于20世纪中叶将纹身文化传播至全世界的人,他们纹身是出于对身后事的考量。而当礼仪师接收到带纹身的遗体时,又是怎样整理遗容的呢?

(电影《礼仪师之奏鸣曲》截图)

死亡,无论是在香港还是西方社会,都是一个敏感而忌讳的话题。我们会将过世的亲人朋友送到礼仪师那里妆扮遗容,让他们体面地离开人世。如果遗体上有纹身,礼仪师又会怎样处理呢?

YOUTUBER美国加州礼仪师CAITLIN DOUGHTY。(网上图片)

遗体纹身之可能性

外国YOUTUBER CAITLIN DOUGHTY就在个人频道“ASK A MORTICIAN”分享经验。CAITLIN是一位住在美国加州的礼仪师,致力以轻松的影片解答别人有关死亡的问题,破除美国社会对死亡的忌讳和迷思。她有次被问到可以在遗体上纹身时,没有具体回答,反以分享特别的个人经验作回应。

CAITLIN指出,如果单单纯将墨水刺进皮肤中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尸体会分解腐化,纹身过程会比平常格外具挑战性,同时尸体并不具备愈合能力,所以纹身完成后的模样和正常肉体的不太一样。此外,撇除在遗体上纹身的道德争议外,也要留意法律问题,要看清当地法律有没有相关规定,就算没有,也要了解在遗体上纹身是死者的遗愿还是家属的意愿。

纹身兴起与死亡的关系

尽管很多文化都难以接受在死者上纹身的行为,但这并不代表纹身和死亡的关系就此割裂,事实上,英美军人自19世纪以来便有纹身的传统,当中有出于方便处理身后事的实际用途。

Old school 纹身大师NORMAN COLLINS,人称SAILOR JERRY,本身亦为水手。(资料图片)
英美水手是20世纪中期于全世界宣传纹身文化的主要人,他们借刺青祈求好运,寄托思念。(网上图片)

对纹身历史有一定认识的人,都会知道纹身之所以能够于20世纪风靡西方,以至扩散至全世界,与美国军人有着莫大关联。20世纪中,火炮和枪械发展迅速,杀伤力前所未见地巨大,士兵在战场上所遭受的伤害也随之变大。战死的士兵往往被伤得面目模糊,甚至身首异处,那么怎样做才能辨认出并将之送回国入土为安和慰藉家人呢?这时候,纹身便是用来识别身份最有用的途径之一。随著韩战、越战的爆发,美国军人的足迹也踏遍亚洲。

五、六十年代,纹身在香港的兴起和流行也正是多得军人,当时英、美两国的战舰均会停泊于香港,水手下船后都会结伴去纹身,借此祈求好运与寄托对亲友家乡的思念。纹身除了识别死者之外,又多了一重抚慰心灵的作用。

现在美军军人不分男女,都会纹身,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也有纹身已成潮流文化的关系。(网上图片)

但是美军对于纹身并不是一直都持开放态度。20世纪上半叶后期,军方规定士兵穿短装时会裸露出的身体部位都不能有纹身。直到2006年伊拉克战争时,美军人手短缺,便放宽对军人的纹身规定,允许手部、后颈拥有刺青的人入伍。到了2016年,美国海军进一步解除限制,允许手部纹身SLEEVES的存在,迎来有史以来最宽松的军队纹身规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