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破53骗案涉款$1.18亿拘84人 41岁主妇收假公安电话被骗$6000万
深水埗警区刑事部过去3星期进行针对打击诈骗案及洗黑钱案,代号为“旷顶”行动,共拘捕84人(71男13女),年龄介乎18至68岁,涉嫌与53宗诈骗案及洗黑钱案有关,包括投资、网上情缘、网购、电话刷单赚佣求职骗案及街头骗案,涉及131名受害人,总损失金额达1.18亿元。
深水埗警区科技及财富罪案组主管督察黄斯淇表示,深水埗警区2022年接获1873宗诈骗案件;而在2023年首三季,深水埗警区已接获1844宗诈骗案,比起2022年首三季接获1286宗,多出44%。
有见及此,深水埗警区刑事部在本月3日至20日展开名为“旷顶”的拘捕行动,共拘捕84人(71男13女),年龄介乎18至68岁。被捕人分别报称任职有仓务员、运输工人、装修工人及无业等,大部份涉嫌干犯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罪和洗黑钱罪。84名被捕人总共牵涉53宗诈骗案和洗黑钱案,共131名受害人,骗案类型包括投资、网上求职、网上情缘、网上购物、电话骗案及街头骗案,总损失金额达1.18亿元。个别案件损失金额则由3000元至6000万元不等。大部分被捕人为诈骗集团提供傀儡户口,收取并处理案中赃款。其中被拘捕的傀儡户口持有人,分别收取2000元至200万元不等的骗款。
黄斯淇指出,涉款最大一宗案件发生在2021年6月,41岁受害家庭主妇收到假冒公安的电话,结果遭骗去6000万元。深水埗警区刑事总督察郑骐锋补充,是次警方侦破的骗案,大部分是受害人自行发现受骗由报警求助。
除了拘捕接收骗款的傀儡户口持有人,警方在行动中就5宗“猜猜我是谁”的电话骗案、两宗街头骗案及一宗洗黑钱案件,拘捕7名男子,年龄介乎18至58岁,报称为学生、运输工人和无业。其中5宗电话骗案,被捕人讹称自己是受害人的儿子,因为被警方拘捕而需要受害人提供保释金。受害人收到电话后立刻向家人查询,揭发骗案,报警求助。深水埗警区人员接报进行埋伏行动,成功拘捕3名涉嫌向受害人收取骗款的男子。
另外两宗街头骗案发生在8月,3名男子分别向两名受害人讹称自己需要受害人协助搬运电子零件,期间向受害人兜售电子零件,声称转售后可以赚取可观利益,以吸引受害人购买此批电子零件。当受害人交出金钱后,被捕人就带同电子零件逃去无终。经过深入调查和追踪闭路电视,警方锁定3名涉案男子,在3人出境香港时将他们拘捕。
警电话店揭3人用他人扣帐卡买大量手机 追查再拘供卡者
7月则发生一宗洗黑钱案件,深水埗警区人员在一间卖电话的商店内发现3名被捕人,包括两女一男,购买大量手提电话,于是上前了解。经调查后在被捕人身上发现两张不属于被捕人的扣帐卡,并得知被捕人受人指示,用这些不属于他们的扣帐卡去购买电话,以赚取数百元。深入调查后,人员在行动期间再拘捕一名20岁男子,涉嫌指使上述被捕人使用这些怀疑以不法途径而获取的扣帐卡去清洗黑钱。
以上7名被捕人当中,6人已被分别控告一项“串谋诈骗”及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罪,案件已分别于本月在裁判法院提堂。其余被捕人已获准保释候查,须于11月上旬向警方报到。
郑骐锋表示,除拘捕傀儡银行户口持有人外,深水埗警区的另一个工作重点为加强对傀儡户口持有人的检控工作。今年直至目前为止,深水埗警区有14宗案件已经收到律政司意见,可以起诉有关傀儡户口持有人,并有7名被捕人已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提堂,当中一人在今年8月因“洗黑钱”被定罪,判处监禁8个月。警方有信心未来一段时间会有更多相关人士被检控。
警方呼吁市吹切勿租、借或卖户口,因为只是借、租或卖出户口作洗黑钱用途,而非实际操控户口,同有可能触犯洗黑钱罪。香港法例第455章《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任何人如知道或有合理理由相信任何财产是犯罪得益,而依然处理该财产,已经干犯洗黑钱罪,一经定罪,最高刑罚是监禁14年及罚款500万元。
警方亦提醒市民不要轻易相信一些声称是自己家人、银行或政府部门的电话,或者一些不寻常的讯息,并且转帐至不明来历第三方户口,或轻易透露个人资料。如有怀疑自己受骗,可以使用警方“防骗视伏器”评估诈骗及网络安全风险,或致电防骗易热线18222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