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行雷︱大厦装避雷针都无用? 梁荣武解释雷电识转弯原因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屯门和田邨和喜楼一个高层单位,今早(1日)在黄雨警告及雷暴警告双重夹击下,疑遭雷电劈中,期间更出现火光。前天文台助理台长梁荣武直言事件罕见,他指闪电并非行直线,而是行不规则的“之字型”,即使大厦顶层有避雷针,并未必能做到百分百保障。

单位疑被雷劈中出现火光(Facebook群组显影屯门。青山散步/Carol Tam影片截图

前天文台助理台长梁荣武表示已看过网片,坦言:“我都系第一次见到。”他指即使大厦有安装避雷装置,亦无可能做到百分百保障,凡事总有例外。他解释闪电并非行直线,而是行不规则的“之字型”,所以雷电未必次次都会击中避雷针,今次就是一个例子。

梁荣武又指,大厦顶层或天台安装的避雷针,一般是由粗铜线制成的金属棒,可以将附近的雷电吸引过来,直接引流落地下,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他形容避雷针犹如一把无形的雨伞,理论上在雨伞范围内是不受雷电的冲击,尤其对最高十层八层楼,而中层或低层则可能脱离保护伞的保护。至于避雷针保护范围究竟有多广,则要视乎避雷针设计。

梁荣武表示,现代的高楼大厦建筑物料及结构良好,雷电击中单位的墙身,应不会对屋内住客造成伤害;即使雷电击中汽车,根据“法拉第笼”效应,车内的乘客亦不会有事。但他补充指,闪电本身是一个极强的电流,产生的电磁波,会对室内的电器或电线带来感应电流(induced current),如果感应电流太强,或会造成电器故障或损毁。

前天文台助理台长梁荣武。(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