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在即】赤柱玛利诺神父宿舍内貌曝光 保育者:有景贤里感觉
被豪宅环抱、屹立赤柱逾80年的一级历史建筑物玛利诺神父宿舍,于前年被出售后,新业主即锐意将其“活化”为豪宅,拟挖空部份现有建筑,扩建一幢三层高别墅。近日有保育人士入内一窥全貌,揭开这“迷离大宅”鲜为人知的一面。因恐该建筑物的内部如被挖空及改建,将与原有中西合璧建筑风格不相称,及避免沦为豪宅俱乐部,失却原有意义。有保育团体已草拟意见书,向城规会提出强烈反对。
香港01记者今日往现场视察,发现宿舍位置颇为宁静,红砖绿瓦展现出30年代时期的建筑特色,宿舍亦散发着庄严、宏伟及让人敬重的感觉。大闸贴有城规会告示,表明公众可就上址规划安排在下周五(10日)前提意见。
进入庄园一窥全貌 拍相呈现其独特中西合璧建筑风格
facebook专页“香港隅地HK Corners”于昨(1日)晚8时许,上载多张宿舍内外的相片,呈现这座揉合中西建筑风格的三层高建筑物,不为人知的独特一面。由相中可见,占地逾廿万平方呎的庭院,园内已杂草丛生,在楼梯一角“守护”着这座庄园的石犬亦崩坏了。
主楼白色的大门,泛黄的油漆经过时代的冲刷已然剥落。走进宿舍内,地板的磁砖印有教会的会徽。会堂内多扇窗户,亦以彩色琉璃玻璃砌上会徽样式,令庄严的会堂份外亮丽。走在简洁的长廊,多间办工室趟开着木门,阳光透窗而入,照亮着泥黄的地板及泛黄的墙壁。
红砖绿瓦富30年代建筑风格 宿舍房间露台可远眺海景
于1935年落成的玛利诺神父宿舍,位于赤柱村道44号,被修道人员用作进修和研习中心用途。在日治时期,曾被日军占用。国共内战时,亦曾接待不少由内地被逼来港的教会人士。
宿舍的外墙是以西式红砖铺建而成,屋顶则是中式绿琉璃瓦顶,并设六边形或八边形窗户,为该时代独特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沿着典雅的木楼梯登上二楼及三楼,多个房间露台,均可远眺赤柱湾,在海风的吹拂下份外怡人,但以往多名传教士围坐一堂的景象已不复见。
恐成景贤里及佑宁堂翻版 保育团体将向城规会反对
中西区关注组召集人罗雅宁指出,看过相关相片后,担心宿舍内富有时代特色的建筑物,“会改到七七八八”,未能维持原有的内涵,“真系有景贤里的感觉。”
全民保育行动成员袁智仁则担心,今次恐是佑宁堂事件翻版,历史建筑物很大机会变成住户的“私人会所”。如改建宿舍(如加建大门及升降机),将大幅影响整幢建筑物的观感。现时是华洋折衷式的建筑,如在主楼一边挖空,再加建一个当代的玻璃建筑,“会变得不伦不类”。未来在建造地下停车场时,亦担心有关挖掘工程,会影响宿舍的整体结构。更令人关注的是,原本该宿舍可供教友申请往灵修及集思,但往上址却要经过私家路,令公众不易到访。所谓开放给公众的导赏团,亦只是半年一次,料“惠及之人极少。”
袁智仁续称,现时的计划,似乎未能完整保留宿舍的住宿部份,只保留外壳和零星的内部空间,未能保育原有建筑物的历史氛围和空间历程,“如果香港不能保育如此独特,而长年未为大众知晓的宗教历史建筑物,实为香港之损失。”他们会在本月10日限期前,向城规会递交意见书予以强烈反对。
宿舍的设施,就算名义上是开放给公众,最后很大机会变成住户的“私人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