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土变墓地】濒危绿海龟反晒肚 浮尸吐露港海域 3月内3宗

撰文: 刘高麟
出版:更新:

已减少来港产卵的濒危物种绿海龟,前午(26日)再被发现浮尸吐露港海域,为今年内第3宗。一个原本充满生机的乐土,却变成牠们的墓地。有专家指出,再有龟尸发现,正是一个警号。代表牠们的生态正受威胁,盼大家关注海洋垃圾等问题。

有绿海龟被发现在岸边反肚。(网民叶伟亮图片)

现场是大埔船湾郊野公园老虎笏对开岸边,前日(26日)下午约4时,有市民发现有一只海龟在石滩上反肚,已明显死亡,于是通知警方,由水警将海龟尸体送往马料水水警基地,再交由渔护署人检走。渔护署证实该海龟是唯一会在香港繁殖的绿海龟,具体死因仍有待剖验确定。

根据资料,今次已是今年内第3宗在吐露港一带海域发现的绿海龟尸体,对上两次是在今年2月,分别在元洲仔岸边及马鞍山乌溪沙石滩发现。

渔护署证实昨午检获的海龟尸体为濒危物种绿海龟。(网民叶伟亮图片)

根据渔护署的纪录,绿海龟自2012年起,已没有在南丫岛深湾产卵。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10月,录得有母龟在大屿山一沙滩产卵,惟龟卵却因未授精而不能孵化。

浸大生物学系讲师宋亦希指出,绿海龟属濒危物种,因脂肪呈绿色而得名。成年的体长可达一米,多进食草及藻类。牠们主要在本港东及南面海域出没,但近年却备受海洋垃圾、捕猎及海水污染等威胁。今次再发现龟尸,是一个警号。“如果解剖后,发现又系因为海洋垃圾引致,系值得大家关注的。”

根据资料,于2015年10月,在西贡白腊仔沙滩发现的一具绿海龟尸体,其胃部和肠道充斥尼龙绳及包装袋等海洋垃圾,是本港首次证实海龟摄食海洋垃圾个案。于去年11月,亦有一只绿海龟在西贡海面遇险,遭“鬼网”(废弃鱼网)缠着,幸有热心环保人士及潜水客及时发现,为牠松绑救回一命。

宋亦希亦建议,虽然港府已于南丫岛深湾设置保护区,但附近海域的船只仍穿梭往返,“都可以考虑吓,喺海龟繁殖季节,禁止船只喺𠮶度出没。”

环团国际海洋守护者协会于去年7月曾拍摄到深湾被垃圾包围。(Sea Shepherd HK Gary Stokes提供)
2016年有一只绿海龟的尸体内发现充满垃圾,反映牠曾误吞垃圾。(世界自然基金会提供图片)
自2012年后,已未见绿海龟在深湾产卵。
绿海龟为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