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客服骗案急增 警动员500人打击电骗案拘154人 涉款$2.89亿

撰文: 林泽锋 黄伟民
出版:更新:

警方于本月2日至20日展开“剑阵”行动,针对“假冒客户服务”电话骗案及其他网上骗案进行执法行动,并以“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及“洗黑钱”罪拘捕119男35女,年龄介乎15至72岁,牵涉244宗骗案,涉案金额合共超过2.8亿,其中涉款最大的一宗案件达518万元。警方又指“假冒客户服务”骗案数字急升,东九龙总区第一季接获50宗个案,但已急速上升到第三季的586宗。

警方东九龙总区刑事总部(行动)署理警司邬凯宁(中)、东九龙总区公众活动调查组署理总督察周嘉润(右)及WeChat Pay HK Ltd合规主管⁠蔡蒋善婷(左)向传媒简报案情。(黄伟民摄)

东九龙总区动员500警力展开3星期执法行动

东九龙总区刑事总部(行动)署理警司邬凯宁表示,东九龙刑事部留意到自今年5月起,假冒客户服务电话的骗案有大幅上升的趋势,其他类型的网上骗案,例如投资及求职骗案等均持续发生,而且涉款非常庞大,因此东九龙总区联同所属的4个警区,调配前线大量的同事,包括刑侦人员及机动部队,动员共518人,由今年12月2日至20日,展开为期3个星期“剑阵”执法行动,重点打击客户服务电话及其他各类型骗案。

她表示,假冒客服骗案的骗徒冒认为知名网购及支付平台、电讯公司客户服务的职员,致电受害人讹称他们购买了收费服务,并以自动转帐形式由受害人银行户口扣除,又或声称有关服务即将到期,要求受害人缴费续保,否则会影响信用评级。

骗徒其后会将电话转驳到另一名的假冒银行职员,假装可以帮助受害人取消有关服务,从而诱使受害人转帐金钱或交出网上理财密码,以盗取帐户内的存款。邬指,不少市民被骗徒营造的紧张气氛蒙蔽,匆忙过数想处理问题,但往往堕入骗局。

假冒客服骗案急增 由第一季50宗急升到第三季586宗

由今年1月份至到10月份期间,东九龙总区共录得1071宗假冒客服电话骗案,涉款高达1.93亿元,并由第一季的50宗,急速上升到第三季的586宗。今次行动中,警方一共拘捕154人,当中包括146名傀儡户口的持有人,8名电话储值卡的登记人,共涉及119男35女,年龄介乎15至72岁,涉“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及“洗黑钱”罪被捕。他们共涉及244宗案件,受害人共有214人,年龄介乎17至78岁,总共损失的金额高达2.89亿元,受害人损失的金额由250元到518万不等。

邬凯宁表示,警方展开为期3个星期“剑阵”的执法行动,以“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及“洗黑钱”罪,一共拘捕154人。(黄伟民摄)

61岁女文员误中假冒客服骗案 失95万元

东九龙总区公众活动调查组署理总督察周嘉润形容,不论甚么类型的骗案,行骗手法均是“换汤不换药”。周以一宗涉款95万的假冒骗案为例,案件受害人为一名61岁女文员,她今年8月收到陌生人来电,对方以广东话自称为微信的客户服务员,讹称受害人在平台上开通“百万保障”服务,会每月由受害人银行户口自动扣除服务费用。

当受害人表示无选购相关服务时,骗徒会威吓受害人尽快向银行处理及取消有关服务,否则便要承担所有服务费用。受害人其后感到惊慌失措,骗徒立即将电话转驳到另一位假冒银行职员的骗徒。该骗徒声称可以帮受害人取消自动扣账服务,并以身份认证为借口,要求受害人转账户口内的全部金钱,即95万转账到数个指定的银行户口作保证金,又承诺手续完成后,会将所有款项退回受害人户口。

受害人遵从指示,将银行户口的所有钱转出后,骗徒继续要求受害人转账其名下其他银行户口的钱。其后受害人怀疑受骗,遂报警求助。在这宗骗案,警方拘捕一名傀儡户口持有人,其名下两个银行户口,共收到来自受害人转账的15万港元骗款,被捕人亦承认以$2,000元报酬,将2个银行户口卖给他人。

假冒客服骗案的流程。(黄伟民摄)

警方调查后,发现这些傀儡户口在短时间内有大量可疑资金进出,当户口结余被全数转走后,随即被弃用。傀儡户口持有人或已干犯香港法例 (第210章) 《盗窃罪条例》第17条“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罪”、以及 (第200章) 《刑事罪行条例》第159C条“欺诈罪”及/或 (第455章) 《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第25条的“洗黑钱”罪,一经定罪,最高可处监禁10至14年。

周嘉润又提到,除傀儡户口持有人外,在行动中亦拘捕8名电话储值卡登记人。骗徒用傀儡电话号码,透过俗称Cold Call 的陌生来电接触受害人。在现行法例下,如明知而买卖电话卡或明知而协助他人登记电话卡用来作非法用途,有可能干犯协助及教唆、串谋诈骗或使用虚假文书等罪行。

他提醒市民,不要将个人资料、银行户口及电话号码,借出及卖出予任何人处理来历不明的金钱或资产。即使不清楚户口的可疑交易或电话号码被人用于诈骗,自己无实质参与骗案,仍有可能干犯“洗黑钱”罪行。

WeChat参与“短讯发送人登记制”

WeChat Pay Hong Kong Ltd合规主管蔡蒋善婷表示,自今年5月开始,关注到假冒客服骗案急剧上升。为协助本港市民识别诈骗消息,WeChat 及WeChat Pay HK 已参与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短讯发送人登记制”,使用已登记发送人名称#WeChat 及#WeChat Pay,向数百万香港流动电话用户发出提示讯息。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假冒客服诈骗受到有效控制,但近期骗徒又卷土重来,因此再次通过短讯或电话等形式联系市民。

她举例,今年6月有骗徒伪冒微信客服热线或银行职员,致电或通过视像电话通知客户其“百万保障”或“资金安全保障”即将到期,以及近期的“微信支付分”自动扣费或“财付通安全保障”到期等,均以终止保障服务以免额外收费或冻结帐户为由,引导用户共用萤幕或分享手机中的个人资讯,并诱骗使用者将资金转帐至骗徒帐户。

蒋善婷表示,WeChat 及WeChat Pay HK 已参与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短讯发送人登记制”。(黄伟民摄)

蒋善婷指出,任何引导用户转账的行为,均可能是潜在骗局,重申腾讯/微信/WeChat//WeChat Pay HK,绝不会主动透过电话、短讯等方式,索取用户银行卡账户、密码等个人资料,更不会要求用户转账。她又提醒,如接到陌生或可疑短讯或电话,尤其涉及个人资料、账户或信用卡密码、转账操作,务必保持警惕,及时向警方或平台求助。

为降低转帐欺诈风险,WeChat Pay HK已与香港警方建立的防骗视伏器对接,用户在WeChat Pay HK中进行转数快转帐、或者微信转帐时,如被检测到收款方帐户命中风险名单,则会收到弹窗提醒。

蒋善婷表示,业界未来会不断优化科技手段,提升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支付环境。她又说,对于其他未认证短讯发送人ID发送的讯息,市民应提高警惕、慎防受骗。遇到可疑情况时,切勿轻信陌生人的话语。如有任何疑问,请即时致电警方热线18222核实。

警方东九龙总区刑事总部(行动)署理警司邬凯宁(中)、东九龙总区公众活动调查组署理总督察周嘉润(右)及WeChat Pay HK Ltd合规主管⁠蔡蒋善婷(左)向传媒简报案情。(黄伟民摄)